上帝回來了

文/愚庵 繪圖/夏俊娜 沁德居藝廊 |2010.09.16
1097觀看次
字級


寫過《罪與罰》的俄國大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後來寫了《卡拉馬助夫兄弟》,這部充滿寓言式的小說,被心理學大師佛洛依德稱許為最偉大的隱喻壯烈的史詩小說。

在這本小說的第二部,有一個描寫上帝回到人間的故事,故事發生的場景是十六世紀的西班牙。有一天,上帝回復在人間的形象回來了,他走到廣場上,面對尚未燃盡的火堆,不停嘆息,火堆上有十字架及尚未從架上拉下的死者,扭曲的死者面孔似乎仍在抗議宗教法庭的不公,這些死者在昨日剛被宗教法庭處以火燒和十字架刑,一天之中就有一百多位異端或女巫被執刑,上帝嘆息的原因應該是內心的不忍吧。

人群中,很快有人認出是上帝回來了,因為歷經千年之後,他的音容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人們哭著,抱著,吻著上帝,吻不到的人就親吻著他所走過的每一個腳步的土地。這個時候有一位紅衣主教也路經此地廣場,目睹人群的喧囂,他也看到了上帝,但是卻不動聲色,只是交待衛兵把上帝帶進宗教法庭,關到一個辦公室,然後和上帝展開一場對話,其實,也不算是一場對話,因為從頭到尾都是上帝站著,聽紅衣主教說話。

這場對話太重要也太神祕,根據在室外偷聽的衛兵,事後形容轉述說,紅衣主教希望,也拜託上帝,不要再回來了,他說,我知道我們作法有點過分,但是一千多年前,基督教尚未合法化之前,被火刑吊在十字架上的,正是我們這些相信你的基督徒啊,你既然把事業交給教皇了,那就相信教皇一定會做好的,經過這場對話後,上帝終於接受侍奉他的僕人的請託,離開宗教法庭,一句話也未留下,悄悄消失了,彷彿沒有來過,但是廣場上的人都知道上帝回來過。

中世紀,宗教黑暗時代是基督教最難言的恥辱史,現在回頭看看,當時的天主教會,如果不是施政做得太過分,也不會造成內外部的改革聲浪,最後天主教分裂為諸多教派,新教各派逃難流亡,自尋活路,沒有人會想到,當初被羅馬帝國百般迫害的基督教會,因為康士坦丁大帝的一念間,取得合法地位後,會反過來迫害其他宗教,這是什麼心態?當基督教再進一步擴大教會的權柄,凌駕於國王之上,開始對信徒發放贖罪券,大斂其財,成為另一個羅馬帝國,教會神父不斷累積財富,富到流油,歐陸飢民卻四處流離失所。

宗教的為惡,最大宗的還不是如此而已,以宗教裁判,箝制民智,藉機迫害異端,傷害自由言論和創意的思想,人類社會文化思想大倒退,但是這一大堆歷史罪行,到了公元兩千年的時候,羅馬教庭的教皇才向全世界認錯,社會正義足足慢了五百年之久才降臨,杜大師的小說其實是一種諷刺的手法,對那個時代的種種不義,提出反省而已,因為大家都清楚,上帝不可能回來,就好像已經把董事長職位讓給兒子的老父,走入棺材之後,想要回頭干預兒子不要胡搞,都已經太慢。

還好,基督教走過荒唐罪惡的歲月後,並沒有人把這些錯誤加諸於上帝之上,因為人對神還是存在著敬意,如果你只是帝王或一個凡人,那就大大不妙,今人不但非議古人,中華歷史每一次改朝換代之後的史書,幾乎都是革命成功的人替失敗者寫的,不但不公平,還嚴重失真,經常把壞帽子都往死人的頭上戴,最倒楣的人就是秦始皇,這位開創第一個中華帝國霸業的人,活該倒楣。

始皇的功績先不說,歷史上都說始皇的罪惡兩宗最大,焚書坑儒,使中華知識倒退,但是最近不少歷史翻案文章都說,罪不在秦始皇,而在項羽,始皇登基進行中央集權,他對知識分子的言論管制,就和這個世紀的蔣或毛或德國的希特勒沒兩樣,只是不准讀書人議論時政而已,而非燒書,當時秦政之下,士子的家中還是可以藏書看書的,只要不到處演講,真正燒書的人是項羽,他把中央圖書館阿房宮的藏書都燒了,到漢朝還要靠一些存活老士子的記憶進行重修。

最早為秦始皇焚書扣帽子的人是東晉的「古文尚書」,此書是官書,成功者總是努力把失敗者寫得更壞,這種官方說法就流傳下去了,事實上,中國歷代帝王都會燒書,但是燒得最厲害的人,卻是清朝的康乾兩位皇帝,不但燒查禁書,還要殺害寫書評時政的一家三代,沒被殺的人就流放到東北新疆,但是歷史將錯就錯,罵秦始皇的多,罵康乾兩位的人少。

至於坑儒一事更加冤枉,秦始皇當上帝國皇帝,意氣風發,就開始想要長生不死,因為當皇帝太好了,想要以不死之身,繼續做下去,所以到處探聽術士,以高薪聘用,這些術士就是現在市井中常見的騙子,專門賣假藥,包治百病的江湖郎中,這些人拿了秦始皇的薪水,卻沒有把事情搞定,最後始皇火大,就把這些人挖個洞活埋了,被活埋的術士有六百多人,結果術士被寫成儒生,很可能是「古文尚書」那位作者故意的,也可能是上面授意的,反正人死了死無對證,秦始皇不像上帝有神通,會跑回來和紅衣主教理論,還有一個術士腳長,跑得快,聽說秦始皇要砍人了,趕快招集了童男童女出海了,那就是徐福。

寫歷史的史官總是要在自由無壓力的情況下,才會寫出真的東西,現在的史學家對於過去的文件資料還得考證考證,才不會走進盡信書不如無書的死胡同,於是,當我們回頭看看上帝回來的故事寓言,史官應該謹慎下筆才對,文字才是千秋大業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