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金管會要求國內三十五家本國銀行進行壓力測試,昨天完成回報,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透露,本國銀行在「輕微」假設情境下的壓力測試,全數過關,至於「嚴重」情境的壓力測試還在分析。另外,金管會也同時進行「流動性測試」,結果有兩家「業務單純」的金融機構需要調整。
金管會要求本國銀行進行的壓力測試,設定兩種可能情況,「輕微」負面情境包括今年經濟成長率為負百分之一點四、失業率百分之六點零八、房價下跌百分之十;「較嚴重」的負面情境則為經濟成長率負百分之二點七三、失業率百分之七點三九、房價下跌百分之二十。
李紀珠表示,在「輕微」假設情境下的壓力測試,本國銀行全數過關,至於「嚴重」情境下的壓力測試,目前仍在分析當中,約十個工作天可以完成評估。針對承受能力不足的少數金融機構,金管會將對其提出建議計畫,目前台灣金融體質非常健全。
由於在金融海嘯後,部分民營金融機構曾出現流動性短缺的問題,加上年底存保全額保障將退場,金管會特別針對國內金融機構進行流動性測試,測試項目包括高利吸金、存款移出及四大基金等作分析,測試結果,有兩家業務單純的金融機構不符合標準,其中一家已改善,另一家則要求其必須在年前完成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