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去土耳其觀光,不到位居於中部地方的卡帕多起亞(Cappadocia),那就辜負造物者所賜予土耳其的天然美景了;也唯有見證卡帕多起亞的壯觀景致,到土國始有不虛此行之感。
卡帕多起亞不是一個城市,而是分布在土耳其安納托利亞(Anatolia)中部的一塊區域,而安納托利亞則是土國占總面積百分之九十七的亞洲部分的統稱。由於卡帕多起亞境內並沒甚麼大城市,所以我們要走進鄉間小鎮去參觀。其中有機場的內弗歇爾(Nevsehir)本身並無觀光景點,但卻是從伊斯坦堡搭機前來的「接駁點」。現在,我們要走入葛勒梅(Goreme)、策爾維(Zelve)、帕夏貝(Pasabag)、烏奇沙(Uchisar),以及凱瑪克利(Kaymakli)等地,腳步從城市移到鄉村。
一早我們的遊覽車首先戴大夥到葛勒梅名列世界遺產的露天博物館。一下車,沿著丘陵或高或低連綿分布的奇岩怪石,立即直逼眼前。這裡之所以被稱為露天博物館,係因在基督教仍被視為異教的羅馬帝國時代,基督徒為了躲避迫害,選在此天然奇景中開鑿洞穴創建教堂,而洞穴同時也成為教徒、修士修行與起居(甚至豢養牲畜)的場所。我們在此參觀了較具代表性的聖巴西里禮拜堂、蘋果教堂、蛇教堂和鈕扣教堂(黑暗教堂則緣慳一面)。教堂留存下來最有價值的是各具特色的濕壁畫。其中黑暗教堂和鈕扣教堂的濕壁畫最為精彩,但也因此需購票才能入場。
接著車子戴我們到策爾維的戶外博物館。所謂戶外博物館並非指有建築物遮蓋的博物館,而是指分布在山谷間綿延不絕的天然景物———火山熔岩大地,高低起伏一個挨著一個的怪石嶙峋,由遠而近,從高到低,綿延成一大片岩浪,蔚為奇觀。其中最為觀光客青睞的是著名的駱駝峰,而且是雙峰的駱駝岩石,維妙維肖。
用過中餐後,頂著大太陽來到第三站帕夏瓦。帕夏瓦和策爾維一樣也是戶外的天然博物館。這裡有著卡帕多起亞最美的精靈煙囪(又稱為仙人煙囪),也就是一塊塊頭戴尖帽造型的玄武岩,傳說精靈或仙人就住在裡頭。其中有些精靈煙囪被鑿開為居所與教堂。最後在黃昏前往凱瑪克利的地下城出發,中途經過烏奇沙堡壘。烏奇沙是由數個相連的圓錐形巨岩所形成的龐大社區,從遠處眺望即可瞧見那密密麻麻開鑿的洞口,令人印象深刻。
但是最讓人難忘的還是凱瑪克利的地下城。地下城是當初基督徒為抵禦阿拉伯軍隊挖鑿出來同時可容納幾千人生活的地下洞穴,洞穴深達數層(每層的高度不高,我人進去都要半蹲),通道狹窄卻又繁複,若沒指引,很容易迷路。迄今被發現的地下城有三十六座,但並未全部開放參觀。
卡帕多起亞有著豐富的地理與人文景觀,在我看來乃是土耳其旅遊最精彩的一站,如果與它失之交臂,恐怕是白走一遭了。
(本專欄每周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