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繼去年至大陸北普陀寺後,日前再度應邀前往說法。圖/人間社記者心成
【人間社記者王普玉遼寧報導】應大陸遼寧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北普陀寺方丈道極法師之邀,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十二日再度至錦州北普陀寺拜訪,並以「智目行足」開示大眾修行要「行解並重」。原錦州市委副書記張慶民、義縣副縣長蔣立新、佛光山寺住持心培和尚、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秘書長慈容法師等與會,數千人聆聽法要。
東北佛教信仰以淨土法門為主,念佛風氣興盛,星雲大師讚許東北人對佛教的信仰純淨、真誠,鼓勵大眾持續精進,以「智目行足」為修行方向。大師說,佛教重在教義,行在修持,如果只重修持,就像人只有一隻手;「智慧像眼睛,修行像兩足」,大師指出,除念佛,也要開啟般若智慧,就如同禪門要提起疑情,所謂「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可見「解」是多麼的重要。
大師舉公案說,曾有信徒向趙州禪師問怎樣才能參禪開悟,禪師回:「要去小便」,小便這點兒小事都要自己去,開悟怎能由別人替代?因此,什麼事都要自己承擔。大師說,「悟」有層次的不同,悟,不是成佛;悟,是我懂了、我知道了、我了解了,這就好比擦亮鏡子,露出原來的光明,即「千年暗室,一燈即明」,點亮心靈的明燈。
大師說,他出家七十多年來曾七訪印度,為的是巡禮佛陀聖蹟;在搭機乘船走遍世界弘法時,也曾在天際、汪洋中尋找,盼能見到佛陀。但,最終領悟到,「佛不在別處,就在自己心。」因為佛陀成道後的第一句話即是「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因此,大師勉勵大眾要當下承擔「我是佛」,這比修行了數十年還要重要,承認自己是佛,回家後夫妻不吵架了、不抽菸了,也不喝酒了,立刻獲得好處和利益。
席間,大師亦針對信眾提問「一生最幸福的事是什麼?」、「在家如何修持?」、「什麼是人間佛教?」等問題予以回答。
去年九月,星雲大師應道極法師之請,參加北普陀寺重建十周年暨「萬佛寶殿」落成典禮,匾額「萬佛寶殿」四字,即由大師親手題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