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兩岸交流日益頻繁,話務量也躍升台灣對外通信第一位,但通信仍是經由國際海纜、第三地或國際衛星的電路。交通部昨天釋出利多,宣布開放兩岸可共同興建專用海纜,預期未來兩岸通信費可望調降。
台灣現在有三處海纜登陸點,分別在宜蘭頭城、台北淡水及屏東枋山,登陸的海纜全部都是與其他國家合作,包括亞太海纜、橫太平洋海纜、中美海纜及全球最長的法新歐亞三號海纜。
交通部認為,有必要建兩岸專用電纜,但電纜屬於固網的一部分,固網還未開放兩岸相互投資,交通部決定這次開放範圍前提是不涉及兩岸相互投資,兩岸業者可在台灣本島或離島至對岸,合作建兩岸專用海纜,不必限制三個地區以上電信業者共同參與,海纜也不必再繞到第三地。
交通部表示,將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完成相關修法後,再受理申請興建兩岸專用海纜。交通部預期,兩岸建專用海纜後,可降低建置維護成本,進一步帶動降低通信費,同時提升通信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