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心園】向病人致謝

陳如意 |2010.09.13
697觀看次
字級

在醫學院念書時,總是佩服站在台上的老師懂得疾病的病理與生理機轉,知道如何針對病人的症狀進行各種鑒別診斷的推論,並對各種病因提出多種不同的治療選項,心裡納悶要念多少書,才能有這麼豐富的知識?

進到醫院實習,見識到臨床醫師在極短的時間內快速診療病人時,則是懊悔沒能跟上每個診治要點,時時惕勵自己要好好聽學長進行案例分析。

畢業成為正牌醫師,開始直接診療病人時,則是感謝各專科領域的臨床實務手冊能像武林秘笈般,讓菜鳥醫師照著出招,就能幫助病人脫離病痛,回到原本該有的正常生活。

記得第一次碰上無法處理的個案是在胸腔內科受訓時,連續碰到幾位肺癌病人,不管主治醫師開了什麼處方,照了多少放射線治療,病人的病況依然持續惡化。翻遍教科書與治療手冊,就是不解為何照著書上的建議安排治療,病況卻依然不見轉機。

當時總想是病人的運氣不好,若是由某位經驗更豐富的醫師來主治,應該結果會不一樣吧!然而,隨著自己診治病人的經驗與文獻閱讀變多之後,才發現原來醫療也是有極限的,想要每次都有藥到病除的回春醫術,似乎是不可能的。

到急診受訓時,更是不時遇到生死交關的緊急狀況,其中讓我一直記憶猶新的是處理一位肝癌末期病人的經驗。當時,在忙碌的急救間裡,剛幫這位因為昏迷送醫的肝癌末期病人插上氣管內管,下一步的標準動作應該是接上呼吸器,然後安排病人住院或進加護病房。

一位護士把我拉到旁邊說:「陳醫師,你看他的氣管內管在冒血。」我答:「他也有肝硬化,凝血功能應該有異常,不然再抽個血檢查一下…」護士說:「不是啦,你看這樣的病人就算接上呼吸器,救回來的機會也很低吧!」腦海中閃過在腸胃科受訓時,類似病況的病人就算經過全套急救,也的確很難救回,我點了點頭。

護士接著說:「你要不要先向家屬說明一下,因為有些人是要留一口氣回家,不要死在醫院的。」果然,經過我說明後,家屬選擇「自動出院」,因此也沒為這個病人接上呼吸器。

當我自己成為安寧緩和醫療的主治醫師後,我慢慢領悟到,不管是深奧的醫學教科書,或是精采的醫療學術報告,都是累積眾多病人照護經驗所形成的。特別是在末期疾病照護上,每位病人在生命結束前顯現出來的身、心、靈歷程,雖是獨一且不能重演的短劇,卻都是能讓醫療人員學習成長的珍貴課程,醫療人員應該以感恩的心,面對每個有緣與我們人生交會的病人。所以,在安寧病房的病人往生後,護理人員都會伴送病家離開,致上最高敬意。

(作者為高雄榮總崇德病房主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