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堂堯專題報導】中科三期經過整個八月的停工爭議、環評補件審查,終於在環評大會決議通過。當結果揭曉、會議告終,環保署長沈世宏、國科會和中科管理局都如釋重負,沈世宏表示,環評委員在時間壓力下仍秉持專業進行把關,審查過程也相當「公開透明」,與他國相較起來,不遑多讓。
但事實果真如此?八月十二日專案小組初審,環保團體、居民和律師群欲進入環評會場表達意見時,環保署卻以前幾次會議已讓民眾充分參與為由,拒絕他們入場,引發警民對峙、衝撞的火爆場面;環團和居民高舉「馬政府帶頭違法」、「中科三期立即停工」的標語,不斷高喊「讓我們進去」、「拒絕黑箱作業」,並拍打玻璃門,爾後環評會主席才允許陳情民眾以一進一出方式入場發言。
事後,環保署竟將環評會議室玻璃門窗附加木質隔板、完全阻隔視線;環團律師林三加認為,環保署一再以各種方式阻擋公民參與公共事務討論,「難道我們還是威權戒嚴國家?」
八月三十一日環評大會在颱風大雨時展開,面對抗議群眾,環保署又以大陣仗警力因應,並用寫有「禁止停車」的拒馬,將入口團團圍住,阻止群眾靠近騎樓下;環團和民眾不滿公民參與權利受阻,不斷大喊「讓我們進去躲雨!」並一度一起搖晃拒馬、與警方推擠,場面緊張,後經環署出面協調,群眾才得以進入騎樓下繼續喊話。
九十五年時,身為環評委員的地球公民協會執行長李根政回顧,當時八位投下反對票的委員曾聯名表示,中科三期「對環境有重大影響之虞」,要求環保署依《環評法》規定進入「二階環評」程序,重審全案,但未被接受,「若當初就進二階,也不會發生這麼多爭議。」
環保署無視於停工的司法判決,執意繼續進行審查,過程中又疑點重重、阻擋公民參與表達意見;如今即使已通過,行政法院仍駁回環保署和國科會的抗告,中科三期正式復工仍遙遙無期。
八月適逢農曆鬼月,無怪乎綠黨發言人潘翰聲先前痛批中科三期補件環評,根本是一場無效而浪擲社會資源的「鬼環評」,環保署堅持違背民意,「依法」行政的目的究竟何在,令人摸不著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