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旅行,是馬車隨著,或走或停,時間晚了就找間客棧,如在荒郊野外,則就地埋鍋
造飯,或客宿寺廟、道觀之類。遇路狹江急則繞行遠路,是迂迴而漫長的。今人遊覽,拜科技之賜,一日之內能在東西千里往返,總是直線式的移動,故早出開封,午入洛陽。速度加快了,人生的體驗更豐富了,但感受的深度是否一樣深厚呢?
我這麼想著……差別可能在於消化沉潛略有差異。今人觀光如囫圇吞棗,總希望路上的交通時間愈少愈好。然而旅行中的行程,本來大部分的時間與定居於某地就是不一樣的,旅行是移動的時間多於定點時間,而居住則是定點時間多於移動時間。由是旅次途中,古人亦有打發時間之方法,或思考、冥想、放空、發呆、閒談、論學、看風景等等,都是可做之事。慢慢沉澱消化所見所聞,如是獲益。因此古人旅行就不只是一種旅行,它是一種生活,行萬里路本身是一種生活,邊走邊學,而不是特意花時間告訴自己正在觀光。
此行河南之旅造訪了開封、洛陽、安陽、鄭州、新鄭諸處,如河南大學、鄭州大學亞西斯學院、大相國寺、開封鐵塔、繁塔、大梁門、清真寺、天主教堂、龍門石窟、少林寺、千唐志齋、殷墟遺址、文字博物館等等。
從開封談起,開封是一個宋代的都城,清明上河圖所畫的繁盛街景今日於開封夜市之中依稀,只是那身影如豫劇音聲在閣樓上悽悽慘慘,彷彿遺留下的女歌者在歷史中相依為命,僅為遊客吟唱著。我們到一家豫劇表演廳觀看,這是一群由十幾位三十五歲到五十五歲的豫劇女團員組成的劇團,像戲團般相依為命,除了觀光客,幾位零星的常客,她們張羅茶水、點心、演出,在台下聊天,過著歌唱的生活,但不知何時終將停止歌唱。
欣賞完節目,在昏暗的街上,一群散亂的觀光客,談著剛聽的戲,我隨行在後,透過暗黃的街頭看濛濛的長街,想像這是黃土高原吹來的沙。像旅人,默默地,只是默默地拖著步伐前行,無有作聲。我尋找著古老,是一堆黃土,蒼老才能撫慰我。聽說宋城在地下數公尺處,黃河氾濫泥沙埋了,想來古人的魂也在地下行走吧。
洛陽有著龍門石窟與千唐志齋,匯集眾多的北魏至唐以來佛像與唐代墓誌銘石碑,令人讚歎。民國時期張鈁蒐集一千四百多塊的墓誌銘石碑,建了一棟像窯洞的房子收藏,將所有石塊像壁紙般鑲嵌在牆上。之所以如此令人驚豔,乃因其將不同時代的同類型物件匯聚於一,令觀者目不暇給而感到一種充塞的飽足。好像把古今的東西匯集在一起,自然有個特殊的氛圍出現,所以特別深刻。
另外觀看的情緒是很複雜的,往常讀墓誌銘只有文字,在這有歷史、有人物、有故事、有傷情,而無貴賤。古云:「誰非過客,花是主人。」誰非過客?人人皆是世上的過客,無法久留,最長就是一輩子,像少林寺、孔廟等,無論被燒毀幾次,寺中的老柏、槐樹依然屹立青翠,而且動輒數百千年,冷眼看時代更替,真是世代興衰無時替,惟有老槐單獨存。所以花草彷彿才是屋子真正的主人,故張鈁說:「花是主人。」
感懷有很大部分是石碑文字所經歷另外一種波折與滄桑。裡頭有許多唐宮女的墓誌銘,一般進宮就失去身世,只有代稱,但皇家仍幫其人寫著:「亡宮九品,不知何許人?生性乖謹,賢淑端重……年二十三,遭病疾,幽泉……。」這些石塊墓誌銘於唐代因某人病故死疾而終命,始有撰文,石與亡者埋於九泉之下,北邙山的森林蒼翠,幽暗如昔,經千年而開鐵路之故,掘地而出,散亂民家,有心人聚而集之,故事始見天日。我在千里之外,奔波旅次,非為它來,而遇於此,人生之際遇很難事先知悉,故美矣。龔先生提字:「誰知唐味,欲與石言。」真是石不作聲,默傳故事也。
嵩陽書院在登封少林寺旁,乃宋代二程講學處。旅行時常可看到不同的景致,當遇美景時則心神嚮往。古人聰明的地方,而且不願妥協的地方,在於既然要居住於某地,必挑選環境好的地方,今人謂之好風水。實際上就是挑一處即便日日看都能心神開闊或有所欣會的地方,少林寺與嵩陽書院便是如此。坐在書院廊簷之下與紫薇相望,遠方聳立的少室山帶點蒼茫,能久觀而不倦。是以書院久廢無生員,窗前紫薇依然發。
轉到黃河邊,有霧,四方茫茫,流水如斯,岸上黃土不斷崩落,人之渺如滄海一粟,千年一瞬,誠不虛也。只想仰天長吁,一聲長嘯。每個朝代都是一層的黃土,當下百姓無知的笑鬧著,在黃河決堤前,看!黃河在天上,堤築的那麼高,愈高愈令人膽顫心驚,只有視而不見,夜晚才能睡得著。
從洛陽回鄭州,星月無光路崎嶇,夜裡兼程趕路急,非為歸家宿驛站,不是遊客異鄉人。十日欲當千年過,日月無改催人老,今朝我過千里路,枕上作夢人,猶在方丈間。再到安陽殷墟,看那甲骨商亡城,豔陽炙熱終日照,晚餐後,醉望初月上樹梢,趁夜飛奔回新鄭,不知魯地月如何 ?舉目望去是沒有燈光的,車子在路上一直開著,我不知司機怎麼識路的,窗外好黑,好深遂,無窮盡般,只能手機簡訊微光,亮著整片洛陽。
終於結束行程,一切似夢幻泡影,該遺忘的便遺忘,該深化的即深化,如今只有淺淺的記憶,及片斷的畫面。回想這些片斷,我相信每個當下都是真實的存在,而一旦過去了,剩下的就只是記憶了。記憶是或隱或顯的感覺,似真似幻,因為記得所以相信其真實,不記得的部分也就無所知悉了。
在飛機著地的剎那,一眼瞥見隔壁窗外景致,萬家燈火,那是台灣沒錯,我得將舊的記憶喚出,好記得回家的路。但實在不想急著將舊記憶喚出,剛才還在鄭州的餐館吃著鹹的不得了的菜呢 !回家的路不急,我還在洛陽。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