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先供給工業用水 民生、農業另闢水源 使雲縣多私鑿地下水井 應從根源解決問題
高鐵與雲林東西向快速道路交叉點一帶地層下陷嚴重,危及行車安全,經濟部水利署昨天說,雲林縣現有的一千多口井有九成八違規,應該封井,避免超抽地下水,改善地層下陷。
水利署的封井說法義正詞嚴,然而請問水利署,雲林縣民為何會違規鑿井?數字會說話,雲林縣每天得提供三十四噸水給六輕使用,造成水資源原本就不足的雲林縣缺乏民生用水,目前民生用水每天約二十四萬噸,其中有十七萬噸是地下水。
如果不是水資源分配有問題,縣民有需要違規鑿井嗎?水利署封井雖有增加水庫供應地面水量、落實輪灌制度、推動休耕轉作及節水灌溉等配套,但我對調整水資源分配仍有質疑。
依數據顯示,目前是優先供給工業用水,而非民生、農業用水,難道糧食自給自足、百姓生活不比石化重要?
日前經濟部為了力挺國光石化,還砸五百萬元買報紙廣告,告訴民眾台灣不能沒有石化業,八輕是為了取代五輕,然而,台灣可以沒有農業嗎?最近三個月,全球主要糧食因地球暖化產量驟減,產糧國俄羅斯還發布穀物外銷禁令,如果情況惡化,各主要糧食生產國都不外銷,糧食自給率只有三成的台灣要向誰買糧食,百姓難道要吃石化產品維生?
人類沒有石化工業也發展了好幾千年文明,但人類沒有糧食能撐下去嗎?說八輕是要替換五輕,那五輕除役後的土地,能耕作或再使用嗎?如果不行,是否將來八輕除役,還要找地方建新石化廠,如此個幾輪回,台灣還有可耕地嗎?台灣地窄人稠,本該逐步擺脫經濟過度仰賴石化業,避免萬年良田都變成二、三十年就廢棄的工廠,政府卻為了短暫的繁榮和財富,硬挺高汙染、高耗能且破壞農田和人民健康的石化業。
古印地安人有個思想,任何決策都應思考七代以後的子孫會不會受影響,台灣如此致力發展石化工業,是把不只屬這一代所有的土地,一次性的掠奪及糟蹋,豈不是殺雞取卵嗎?
最荒謬的是,土地強制徵收了,蓋了工廠後,還把寶貴的水資源賤價賣給石化業(六輕用水每度僅三點四元,還由人民稅款補貼),並有優先使用權,還不准人民開挖地下水,豈不是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
雲林地層嚴重下陷,為了安全是該封井,但水利署更必須調整水資源分配,為農田與民生找水。
中島(台北市/環境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