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北開始 找回台灣久違的微笑

夏學理(法國內當/副教授) |2010.09.09
839觀看次
字級

近日在瑞士日內瓦研修,為節約住宿費用,旅館訂於瑞法邊境小鎮內當(Neydens),小鎮區域範圍不大,人口相當有限,但三、四天來,深刻地感受到寧靜與美麗,也看到了無可計數的微笑。

原以為寧靜、美麗與微笑,或是全球各個小鎮的共有特徵,結果到了日內瓦市中心,發現從早至晚依然受到寧靜、美麗與微笑的擁抱,尤其是微笑,最讓我有一種久違之感。

自美返台十七年餘,看到台灣增加最多的是冷漠,消失最快的是微笑。《天下雜誌》曾在民國九十二年十一月,發布針對國中小教師、國中生進行「品格教育大調查」結果,有超過八成的老師和家長覺得,台灣社會普遍的品格比民國八十年代差,且超過七成的家長和老師認為,學校的品格教育也變差了。

七年後,教育部又針對全國國中生進行「校園生活問卷調查」,有超過百分之三的學生表示,該學期曾被同學毆打,若按此比率推估,即指至少有三萬名以上的學生受暴;而教育部委託學者進行的另一項調查更顯示,有一成的國高中職生承認,曾以肢體或言語方式霸凌同學。

平心看看在台灣都會人使用頻繁的大眾運輸系統、日常出入的公共空間,甚或只是在社區住宅內的樓梯或電梯間裡,是不是微笑的人變少了,直眼面對手機的人變多了?當快速便捷的通訊,實際並未能使人們破除距離與陌生,當我們視線內的世界僅只限於電子簡訊與自我,而無視於周遭盎然生命的時時交會及存在,台灣社會就在逐步自絕於寧靜與美麗。

去年九月,台北市政府曾以「無聲的力量」為題,舉辦聽障奧運,今年五月的上海世博台北館及十一月的花博,則分別選以展現「微笑」及「美麗」的力量為旨意,個人由衷期盼台北將能匯聚這三大力量,使寧靜、美麗與微笑從文字轉化為真實,同時從台北開始,讓台灣重作寧靜、美麗與微笑的國度。

夏學理(法國內當/副教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