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曾被全球華人藝術網專文介紹的台中市「彩虹眷村」,因位於重畫區,面臨拆除,引起大學生重視,在臉書發起「讓彩虹爺爺繼續畫下去」搶救行動,兩天內超過兩千人聲援。
彩虹眷村的地上、牆面充滿童趣的粉紅、粉藍鮮艷卡通人物、動物圖像,全出自八十七歲榮民黃永阜之手。黃永阜的彩繪類似早年素人畫家洪通,當年洪通的畫引起震撼,畫展會場擠得水泄不通,更大排長龍,如今的彩虹眷村,更是活生生的「素人畫廊」,有保存必要。
以台北市的「四四南村」為例,是政府遷台後興建的第一個眷村,當初也面臨拆除,經社區居民及文化界發起保存運動,並成立文史工作室,終獲市府重視,列為歷史建築。
如今走在「四四南村」可看到排列式的眷村,及以前住戶的格局、老舊路燈、碉堡等,既留下歷史記憶,也成為人們休閒去處;「彩虹眷村」也許不是最早的眷村,卻是最有民間藝術風格的眷村,為何要拆?
「彩虹眷村」是道路預定地,支持重畫的地主過半,台中市府表示,半年內可獲核定,若未變更設計,屆時遇路一定拆;在曾被譽為文化城的台中市,在重視藝術文化的市長胡志強領導下,卻要遇路一定拆,真是莫大諷刺。
學生在臉書發起搶救行動後,已有市議員表態支持。筆者雖非台中人,但希望台中市府文化處等單位介入協調,透過重畫變更設計,原地保留「彩虹眷村」,畢竟,正如搶救行動「台中缺的是在地文化,而不是豪宅」的訴求,外國觀光客來台灣,想看的不會是西式大樓,而是台灣民宅、特有建築聚落。
陳素樺(台北市/上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