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太瘦 當心長不高

 |2010.09.09
4628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兒童體重門診發現大約一成二的小朋友過輕,除了代謝疾病,偏食、運動不足、零食點心吃太多,家長擔心寶貝太胖,很多東西不敢給孩子吃,也是重要原因。醫師警告,太瘦的孩子身高可能不如人,家長可採用「三比八」的飲食原則,讓孩童營養均衡,以免輸在起跑點。

三歲半的林小妹妹身高九十三公分,重十三點五公斤,比二個半月前重了近一公斤,在同齡孩童中,體形仍是「山比巴(閩南語瘦子之意)」,屬於嬌小的末段班;然而,這多出來的體重得來不易,因為要改掉她只吃零嘴甜食的壞習慣,可真不容易。

台北榮新診所兒童體重管理部主任陳永綺表示,林小妹妹的媽媽愈是規定不能吃這吃那,女兒愈是偏食,胃口也愈不好,最後只好求助營養諮詢門診,採用「三比八」的飲食原則,努力加餐飯。

所謂「三比八」飲食原則,即在「三餐」中間吃健康的點心,如無糖或微糖牛奶、豆漿、優酪乳、水果。掌握「八要」,要足量多餐、慢食、高蛋白飲食、均衡飲食、控管情緒、適當運動、拒當夜貓子、注意飲食型態。

陳永綺說,體重過輕,常見症狀包括偏食、胃口不佳、便祕、脹氣、過敏等,容易有貧血、易感冒、免疫力下降、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及情緒障礙等問題發生。

她建議,家長可從健保兒童手冊附錄的生長曲線表,判定孩子是否太瘦,如果生長曲線表低於百分之十五、生長曲線往下移、身體質量指數(BMI)小於十五時,就要注意可能有體重過輕。BMI值計算方式是體重(公斤)/身高(公尺)平方值。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楊晨提醒,孩子只要控制每天吃的蛋白質占總攝取熱量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脂肪占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三十、醣類占百分之五十五到百分之六十的黃金比率,孩子的生長曲線就會落在正常範圍內,長高又長壯。

她強調,家長不妨讓孩子從牛奶、蛋、魚貝海鮮及肉類中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吃素的家庭,也可從豆漿等黃豆製品中,攝取適量的蛋白質。

此外,由於兒童肥胖、皮膚過敏、氣喘等情況日益常見,有些家長對孩子的飲食限制愈來愈多,陳永綺也提醒,家長的心態也要改一改,限制過頭反而會讓孩子在壓力下,更加偏食、拒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