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民俗 金門博餅最夯

 |2010.09.06
496觀看次
字級

【本報金門訊】相傳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博狀元餅,為金門歡度中秋的民俗活動。遊戲是將擲骰子轉化為鼓勵上進求功名,展現出先民智慧,見證文風鼎盛的一面,現為秋節最夯的活動。

據大陸學者汪毅夫研究,金門自宋代以來,進士金榜題名有三十八人。相較於台灣進士的二十九名,金門多了九人,顯示出金門的文風鼎盛。

地方文史工作者林金榮指出,金門在南宋大儒朱熹的教化下,先民勇於參加科舉,以期十年寒窗能出人頭地。

博狀元餅的起源,地方上最普遍說法為延平郡王鄭成功的金門籍大將洪旭發明。林金榮表示,相傳鄭成功率軍進攻南京時,留守金門和廈門的洪旭,為穩定軍心並慰藉將士思鄉情緒,仿科舉制度設計出的「中秋會餅博狀元」遊戲,並隨著鄭軍征戰流傳於閩南一帶。

博狀元餅的遊戲,只要將六顆骰子投擲於大碗公中,以紅四出現多寡定輸贏,依序分出狀元(一個)、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等功名,分得大小不一的豆沙酥餅,一套餅六十三個。

但民國三十八年兩岸分治、實施戒嚴時期禁賭,一度使得金門博餅遊戲幾乎銷聲匿跡,近年來,在地方文史工作者鼓吹下才又恢復,成為歡度秋節的全民運動,並成為促銷觀光的活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