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葬禮 靈魂「森」呼吸

 |2006.07.05
677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美國紐約州五指湖東側,有個占地九十三英畝的綠泉自然墓園,三面環繞著廣達八千英畝的保護森林。這是紐約州第一個,也是美國少數環保墓園之一,反映綠色安葬的風氣逐漸形成。

在綠泉墓園,一塊墓地售價五百美元,外加三百五十美元挖掘墓地的費用。安葬此地的遺體不能做防腐處理,必須放在可以自然分解的棺木裡,不能加襯裡或金屬裝飾。墓園建議使用當地生長的木料,樹藤或裹屍布。

在這裡每個人只能分配到十五呎正方的墓地,不准用混凝土或金屬構築墓室,也不能豎立紀念碑、直立的墓碑或塑像,只能把天然粗石板平放在地面做為標記,並鼓勵種植灌木或樹木。

墓園總裁伍森說:「這不只是在樹林裡挖個洞安放棺木。我們視之為回歸大地,成為大自然生命周期的一部分。」

在美國環保安葬還相當新鮮,可是已吸引到一些希望把維護大地與自然安葬加以結合的人。一九九八年在南卡羅來納州西敏鎮設立的藍西溪保護區,是美國第一座環保墓園。佛羅里達、德州、加州和華盛頓州也已出現這種墓園。

總部設在維吉尼亞州的國際公墓和喪葬協會說,綠色安葬只是把傳統葬禮已提供的一些服務重新包裝。法律並未規定遺體得做防腐處理,因此民眾可以拒絕這種服務。大多數墓地也提供簡單樸實的棺木,以及以種樹取代墓石。

喪葬消費者聯盟的史洛昆說:「我們現在所謂的傳統葬禮,包括防腐處理、昂貴棺木、精心設計的墓地,是在二十世紀喪葬成為一種企業後才展開。綠色葬禮早就有了,清教徒和拓荒者就是這麼做的。天然葬禮的歷史與死亡一樣久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