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南極洲是世界上僅剩的幾塊廣袤荒野之一,但外來物種正在入侵南極,不少非本土物種已在南極「安營紮寨」。
據最新一期《新科學家》報導,北極的蜘蛛蟹、多種無脊椎動物和雜草已在南極生存。人類也向南極周圍島嶼引入二百多種非本土物種,造成災難性後果。鼠類和貓類占據海鳥的全部領地,野兔和馴鹿毀壞當地植被,外來植物不可逆轉地改變了當地生態體系。
氣候變化導致南極氣溫上升,使非本土物種在南極的生存變得愈來愈容易,因此科學家擔心,南極將會更易受外來物種侵襲。
另外,南極旅遊近年來迅速發展,在二○○一年至二○○二年間,到訪南極的遊客為一萬五千多人,而二○○五年至二○○六年間,這一數字攀升至三萬多人,更增加了外來物種進入南極大陸。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層管理署三日也警告,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加勒比海海域水溫升高,可能引發珊瑚蟲大量死亡,大面積的珊瑚礁遭到破壞。如果海水溫度持續偏高,將對生存在珊瑚組織裡的微小海藻造成破壞,從而導致珊瑚發生白化現象或感染病毒,最後使整個珊瑚礁黯然失色。
珊瑚礁在全球海洋中所占面積雖不足百分之二十五,但超過四分之一的魚類靠珊瑚礁生活。堅硬的珊瑚礁還可保護陸地和島嶼免遭海浪的襲擊和侵蝕,被認為是地球上最古老、也是最珍貴的生態系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