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中國人】君父臣子 家國一體

易中天 |2010.08.31
1255觀看次
字級

中國傳統社會是什麼樣子的呢?說白了,就是一個又一個大大小小的家庭。

小農生產和小手工作坊的生產單位,原本就是「夫妻店」、「兄弟船」、「父子作坊」。江湖、幫會、武林、戲班等組織也一樣,師為「師父」,師之妻為「師娘」。

朋黨是門戶,宗派是門派,學派是門牆,學生是門生,同學是同門,同門之間是兄弟,而門徒一旦有過錯,施以懲罰的依據也往往是「家法」、「家規」。這就說明,家庭作為中國傳統社會組織結構的「普通性模式」,確乎「放之四海而皆準」。

其實,就連「國」,亦是「家」。君是「君父」,臣是「臣子」,州縣是「父母官」,軍隊是「子弟兵」,省市、民族、單位、朋友,則是哥們姐們(兄弟民族或兄弟單位),正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整個中國,亦無妨看作一個大家庭。

這就是「家天下」了。

「家天下」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公共財產為家族所私有,二是指國家體制以家庭為模式。國既為家族所有,則國君當然是「君父」,國民當然是「子民」;家既為國之模式,則國法當然是「家法」,國務當然是「家務」。

反過來,也一樣。比如皇太子或剛成年皇帝的大婚,就不單純是皇家的事務,大臣們也要參與其事並發表意見的。同樣的,「立儲」本為國家大事,但決心一意孤行的皇帝,也可以借口這是皇家家務而拒絕聽取批評。

這種「家國一體」的制度,當然會把許多界限都弄得模糊不清,甚至弄出許多尷尬事體來。

別的不說,單是諸如「君父」、「臣子」之類的稱謂,就不倫不類,等於說「皇帝爸爸」、「大臣兒子」。但兩千多年來,無人覺得可笑,反倒是梁山上的「反賊」也發明了「頭領哥哥」這樣一種不三不四的稱呼,可見「家天下」的模式何等深入人心。

家國既為一體,公私也就難分。中國古代的所有制,是「公有」還是「私有」?說不清楚。

要知道,所謂「私有制」,是「生產資料歸私人所有的制度」。這個「私人」,嚴格說來,只能是具有獨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在法律上單獨存在的個人。正因為他在法律上是單獨存在的,所以,他死了以後,他的財產並不必然地就歸配偶、子女、親屬繼承,而應根據他的「遺囑」,即他的「個人意志」來分配。如果他遺願留給一個毫不相干的人,則其配偶、子女和親屬即使「義憤填膺」,也莫之奈何。

這可是咱們中國從來不曾有過的事。

中國傳統社會的所有制,是「家有制」(家庭所有制)。依此制度,包括主要生產資料在內的一切財產,都歸家庭而不是個人所有。父家長只有「支配權」,並無「所有權」。表面上看,父家長不但可以任意支配家庭財產,而且可以把妻妾和子女也當作私有財產予以轉讓、出租或變賣,好像財產歸他私人所有;但是,另一方面,這些財產在他去世後,卻又理所當然地歸家庭其他成員來繼承或分配(分家)。子女在外工作所得之勞動報酬(佣金、工資)等固然必須上交父家長,但父家長的遺產卻又理所當然地應該由子女(主要是男性子女)瓜分。所以從本質上講,家庭財產是歸全家庭成員「共有」,而不是歸某一個人「私有」。只有對此並無多少支配權的女性配偶,才被允許擁有為數極少的「私房錢」,無非用來增置些針頭線腦或給娘家人一點小恩小惠而已,完全不好意思叫「財產」的。而且,既然只有這些小錢才叫「私房」,豈非恰好證明其餘都是「公款」?

可見,「家有制」並非真正的私有制,而毋寧說是「公私不分制」。一方面,對於其他家庭而言,是「私有」;另方面,對於全體家庭成員而言,卻又是「公有」。更何況,家庭的主要生產資料││土地,也既是家庭「私有」的,又是國家「公有」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怎麼能說是你們自己家裡的?「王有」也不等於「私有」,因為皇帝既是「私人」,又是「國家」,而「國家」也既是「私」(皇家),又是「公」(公家)。所以,皇帝也不是這些財產的真正主人。真正的主人是「天」,天子不過「替天行道」而已。然而,「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天子如果「逆天」而行,則為「民賊獨夫」,可以「天下共討之,天下共誅之」,另由新的「真命天子」來行使這些生產資料和財產的管理權,謂之「改朝換代」。

總之,家庭財產的所有者不是家長私人,而是「全家」;國家財產的所有者也不是皇帝私人,而是「全國」。所以,「家有」並非徹底的私有,「王有」也並非完全的公有,而應說是「公私不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