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是人類共通的語言,佛教傳到中國二千多年,梵唄逐漸融合中國各地民謠,變得更為豐富通俗,接引十方眾生認識佛門世界。一九五三年,星雲大師在宜蘭成立「佛教青年歌詠隊」,唱誦佛教音樂歌曲;一九六一年,並率領歌詠隊灌製全台第一組佛教唱片專輯。自此,揭開佛光山將傳統梵唄化為美妙音符的人間佛教理念,讓信眾透過音樂的傳遞,體會佛法生命的真諦。
如是我聞董事長慈容法師、執行長覺念法師、台北市立國樂團揚琴首席李庭耀、兩廳院最佳新秀獎得主謝岱霖、流行音樂製作人李秉宗,以及《佛陀傳》音樂劇女主角Antoinette等人,八月二十二日於佛光山福慧家園共修會,以美妙旋律、佛教聖歌及兒童舞蹈等表演,與五百位信眾共享一場音樂饗宴。
唱佛也是修行
「一聲南無佛,皆共成佛道。」慈容法師表示,修持方法有多種,法師早晚課誦要念要唱,因此念佛唱佛就是一種修行。還可以唱五音調、七音調等不同調子的佛號,讓身口意愈念愈集中,而藉由唱出的音聲,也能啟發我們的內心,如〈爐香讚〉讚嘆諸佛菩薩、〈懺悔發願文〉認錯改進,意義深遠。
「如是我聞」為佛光山的音樂出版公司,成立十二年來共出版八十幾張音樂光碟,近年更獲得金曲獎入圍肯定,連續兩年以《慈悲三昧水懺》、《梁皇寶懺》專輯,榮獲第二十、二十一屆金曲獎最佳宗教音樂專輯獎。覺念法師表示,出版音樂專輯是呈現人間佛教的精神,引領老中青共同詠唱佛法的智慧慈悲,如「經典梵唄系列」、「新世紀梵唄系列」、「聖歌系列」、「跨界、演奏系列」、「慈悲的種子系列」等五大系列,都能讓人在聆聽的同時,感到上下交融、和諧寧靜。
經典佛曲重編
「如是我聞」近期新作《箏藏》的製作人李庭耀,說明專輯擷取莊嚴神聖的梵唱旋律,透過古箏的韻味、揚琴的俏皮,讓聆聽者內心充滿「沉靜」與「純淨」,感受梵唄在字音上的回轉與連結,進而感動到內心。李庭耀並在現場與謝岱霖共同彈奏〈啟告十方〉、〈千華台上〉、〈清淨法身佛〉、〈彌陀聖號組曲〉,古箏的低迴婉約及揚琴的飛竹擊弦,重新演繹經典佛曲。
「做流行歌曲像是挖個坑讓人掉下去;做佛教歌曲像把人從坑裡救出來。」李秉宗幽默敘述兩者間的不同。他回憶九二一大地震後,協助編曲錄製〈孩子王〉,成為第一首跟佛光山結緣的佛曲,四年後三名子女擔任〈嘻哈佛〉主唱,隨後他又製作各類專輯的經過。李秉宗現場演唱了〈點燈〉、〈師父頌〉、〈幸福是啥物〉、〈朝山〉,子女李詠雙、李唯唯及李洛拉小提琴、吹長笛及表演舞蹈。
菲律賓梵樂團《佛陀傳》女主角Antoinette則打破語言隔閡,演唱人間音緣歌曲〈想得開真好〉、〈石頭頂的紅花〉,天籟般的美聲,讓與會者如同親臨演唱會。最後,主持人與所有表演者帶領大眾一起以中英文合唱〈和諧〉,為此次以音樂為主的共修會,畫下圓滿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