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三十八歲的張先生平日事務繁忙,雖知自己是B肝帶原者,但並無固定追蹤檢查。三個月前發現上腹不舒服,吃了胃藥稍微改善便不予理會,直到最近疼痛增加,就醫後發現,肝臟竟有約十八公分的巨大腫瘤。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血液腫瘤科醫師鄭企峰指出,張先生從事業務工作,因平日忙碌,而疏於照顧健康,但肝癌的治療首重預防與早期發現。B型肝炎帶原者罹患肝癌、肝硬化比率要較別人高出許多,甚至有少數年輕B型肝炎帶原者,並無經過肝硬化過程,就直接形成肝癌,在診斷時常已錯過治療黃金期。
張先生三個月前覺得上腹部有些不適,服用胃藥後症狀稍微改善,但近一個月來疼痛次數增加,食欲也減少。就醫經抽血與腹部超音波檢查後,發現肝臟有一巨大腫瘤約十八公分,切片檢查後證實為肝細胞癌。
對於肝癌的治療,可依據病患身體情況,疾病的分期來做選擇。鄭企峰說,一般外科手術仍是治療肝癌首選,但有許多病患在診斷時,已不適合做外科手術。病患無法進行手術,並不代表無法治療,由於科技進步,肝動脈栓塞、酒精注射、無線電燒灼術,甚至化學治療,皆能有效控制疾病。
他說,目前肝癌治療首重預防與早期發現,慢性B型肝癌及C型肝癌仍是導致肝癌的重要因素。因此,固定追蹤檢查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