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寶(553-604),字元秀、黃奴,吳興長城(今浙江長興)人,南北朝時期陳朝末主,世稱陳後主,死後諡號為「煬」,與隋煬帝楊廣同,《逸周書.諡法解》云:「去禮遠眾曰煬,好內遠禮曰煬,好內怠政曰煬。」明人輯《陳後主集》。
《南史‧陳本紀》:「奏伎縱酒,作詩不輟。」魏徵《陳書》:「後主生深宮之中,長婦人之手,既屬邦國殄瘁,不知稼穡艱難。」廢弛朝政,專恣淫樂,然善文譜樂,與貴妃張麗華製豔曲〈玉樹後庭花〉,世稱「亡國之音」:「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豔質本傾城。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
首論宮廷華麗亭閣,化用李延年〈佳人歌〉「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提點美人麗妝嬌豔,令人心醉。欣聞點召時羞赧而「乍不進」,國主翩至揭帷而「笑相迎」。雖然張后「似花含露」,然而「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卻是國祚衰落的預言。
唐朝杜牧〈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寫秦淮河畔笙歌,歌女未曉亡國,猶歌哀怨靡音,令人感慨。
李商隱〈隋宮〉詩取譬〈玉樹後庭花〉論隋煬帝:「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玉璽不緣歸日角,錦帆應是到天涯。於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地下若逢陳後主,豈宜重問後庭花。」
「紫泉」就是長安,「蕪城」象徵江都,「日角」是唐高祖李淵,意謂政權轉移至李淵,否則楊廣會繼續宴遊江南。楊廣夜遊喜放螢火蟲,夜明如晝;如今腐草上螢火蟲生長盛況不再;隋堤垂楊人聲罕至,僅剩烏鴉棲止。楊廣與陳後主同是亡國之君,地下相逢亦無言。
禎明二年(588),隋文帝楊堅命晉王楊廣攻陳,建康城陷。後主與張麗華、孔貴嬪於枯井相擁,因張麗華妝容擦留井畔,時人美稱「胭脂井」。後,陳後主永囚長安,楊廣欲強留張麗華,部將高熲斬張麗華於清溪中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