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堂堯台北報導】環保署昨天召開中科三期環評第八次專案小組會議,議題集中在健康風險評估和放流汙水的影響;經超過五小時的馬拉松式討論後,達成本案「有條件」通過的初步結論,要求中科管理局在放流水和化學品管制方面加強對廠商的管理,並限期完成流行病學背景調查,日後將交付環評大會表決。
環評委員對中科三期提出的條件,大致與十二日第七次專案會議的結論無異:包括全區每日用水量不得超過六萬三千噸,回收率須達百分之八十五,放流水質生化需氧量和懸浮固體物最大限值為每公升十公克,並持續檢測確保放流水質無虞;此外,通過環評公告後一年內,中科必須完成流行病學背景調查,每五年還須重複調查一次,並與健康風險評估內容。
中科三期過去將汙水排放至牛稠坑溝,待明年三月底放流專管啟用後,將改排大安溪,但放流管通過三個斷層帶,引發汙水可能滲漏的爭議;中科管理局長楊文科昨天出席環評會時承諾,將出資補助后里鄉公館村、大安鄉三村等放流管沿線施設自來水管,減輕地下水遭汙染的後遺症。
楊文科說,一旦開發對當地環境產生負面影響,會負責為居民解決問題,並長期即時監測、進行流行病學追蹤,減輕居民疑慮;楊文科說,這也是重視廠商保護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