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十八歲時父親往生,這之前的五年父親生病,及之後的日子,媽媽極辛苦的撐起這個家,我和妹妹也竭盡心力希望她開心。但媽媽一直覺得自己命苦,尤其我今年十月即將出嫁,雖然連對象的客觀條件,都選擇媽媽能接受的,但她一直以負面的話,讓我產生罪惡感。她學佛將近二十年了,共修、抄經和參加短期出家,都無法讓她轉念,一直數落我和妹妹,我覺得很沮喪,該怎麼辦?
福報禪師答:妳的來信鉅細靡遺,母親的狀況,的確令人憂心。生死學的臨床照護,有一種叫「悲傷治療」,目前是針對失去親人的家屬,輔導他們從悲傷中走出來,不要一直陷在悲傷的情境中,而影響了正常生活、乃至人格模式。
早年,母親也許專注於拉拔、栽培你們姐妹倆,不可抗拒的將情緒隱藏、壓抑,其實,包括喪夫、持家辛苦的悲傷和壓力,一直沒有得到適當的解消;現在眼見妳要出嫁了,她才驚覺失去親人的痛、長夜孤獨的苦,並沒有因她的辛苦付出而消失,而感到恐慌。那許多平日發洩不完的負面的情緒,也如同火上加油,甚至生出惡毒的字眼,這是妳及妹妹必須要體諒的部分。
妳所希望的「透過佛教的力量,改善和媽媽的相處」,很抱歉,要非常實際的給你一個建議,從你所敘述的,自怨自艾、歇斯底里的哭、負面的思考習慣……母親的種種狀況,若果真如妳所說,連親戚都感受到妳與妹妹的孝和順,而母親依然如故,那麼,該考慮誘導母親去做憂鬱治療,再輔以能讓母親片刻安心的共修、抄經等,會比較好一點。
再者,不要害怕提起父親的事,也許她一時會回到憂傷,但此一時彼一時,現在你們長大了,能提供一個肩膀讓她放聲哭泣,她會慢慢平復;也不要害怕提起妳將結婚的事,三十一歲的妳,在她眼中永遠是她的小安琪兒,女兒嫁出,連一般的父母都會捨不得,何況是害怕孤獨再次纏身的母親,此時唯有讓她覺得安心,妳和母親,甚至將來妹妹也找到對象時,才有互相解套的可能。祝福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