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藝博館 重新開放

觀珩 |2010.08.25
541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珩綜合外電報導】為慶祝穆斯林齋戒聖月,世界最大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埃及伊斯蘭藝術博物館,歷經近八年修復,近日在開羅重新開放參觀。埃及總統穆巴拉克,總理、文化部長等出席盛大的開幕儀式。

耗資八千五百萬埃鎊(約新台幣四億七千五百萬元),歷經近八年修復的埃及伊斯蘭博物館,日前以全新面貌開放參觀。在二十五個展廳中,固定陳列十萬餘件館藏中精選的二千五百多件文物,包括聖城麥加的天房金鑰匙、迄今發現最古老的伊斯蘭第納爾金幣(西元六九七年鑄造)、各種古老版本《古蘭經》、開羅宮西殿僅存遺蹟—法蒂瑪王朝時期木板、伊朗和土耳其地毯、奧斯曼時代陶器、古代天文儀器、歷代印章等。其館藏品豐富,被譽為世界最佳伊斯蘭藝術教育場所。

由於該館地處開羅鬧區,居民在附近堆積垃圾顯得髒亂,且博物館內許多展品缺少標籤,牆壁也因地震龜裂,每個月只有數千遊客參觀,因此於二○○三年閉館維修。館內還新建貴賓室、行政辦公大樓、文物修復室、文物花園、圖書館,並配置中央空調,警報、防火和監控系統等。歷經近八年修復,近日以嶄新的面貌開放參觀,吸引絡繹不絕的觀賞人潮。

埃及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前身是阿拉伯文物館,該館是繼埃及國家博物館之後,埃及歷史上第二座水泥建築,於一九○三年底對外開放,分為伊斯蘭藝術博物館、伊斯蘭圖書館兩個部分。之後,阿拉伯文物館更名為伊斯蘭藝術博物館,藏品除埃及文物,還包括中國、印度、伊朗、西班牙等國的伊斯蘭文物逾六萬件,一九七○年代成為歐洲主要觀光景點之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