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點靈--攝護腺肥大 藥物、手術可改善

楊淵隆 |2006.06.30
1192觀看次
字級

七十歲的王伯伯數周前因解尿困難,晚間要上廁所五、六次,嚴重影響睡眠品質,經就醫檢查確定為攝護腺肥大,給予藥物治療後,隔二周回診,王伯伯現在晚上只要起來一、二次,解尿也順暢許多。

年過五十的男性,或許有此困擾。攝護腺又叫前列腺,是男性才有的器官。它位於膀胱下方,是一個核桃狀的實心腺體,這個腺體中有尿道與射精管穿過。男性超過四十歲,開始有組織學上的變化,顯示這些小腺體及其周圍的結締組織會增生,邁入五十歲後,整個腺體的肥大有可能壓迫尿道,而造成小便不順暢。

理論上,若這些肥大組織向外增長,而不壓迫尿道,則不會有排尿困難,因此,攝護腺大小與排尿困難程度未必成正比。

攝護腺肥大,可能產生的症狀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直接對尿道產生壓迫,而造成阻塞性症狀,包括解尿困難、尿柱細小、排尿中斷、尿完後會滴滴答答;第二類症狀,則是因對膀胱產生刺激性症狀,包括頻尿、夜尿、尿急感、急迫性尿失禁。可能併發症例如尿瀦留、膀胱炎、血尿、膀胱結石、腎水腫導致腰痛,與腎功能損害、腹股溝疝氣等。

診斷上,須評估病患嚴重程度,一般是以國際攝護腺症狀評分表(IPSS)來估算,分數愈高症狀愈嚴重。很重要的是,須與攝護腺癌清楚區分,因早期攝護腺癌並無典型症狀,因此在檢查方面,一般會以肛門指診檢查攝護腺大小,以及是否有硬塊。

其他檢查則包括尿液檢查、攝護腺特異抗原(PSA),及經直腸攝護腺超音波等,皆有利於正確診斷。若要評估排尿功能,可檢查尿流速、膀胱殘尿,或是佐以完整尿路動力學檢查。

治療時機因人而異,若無上述併發症,且阻塞性症狀在中等以下,無超過一百毫升殘尿量,可先嘗試藥物治療,以改善症狀。目前常用藥物包括,第一類為甲型交感神經抑制劑,效果較快,但須注意副作用為姿態性低血壓,第二類為五甲還原脢抑制劑,在四十公克以上的前列腺效果較佳,約需三至六個月才會達到較佳緩解效果。

在手術治療的適應症方面,包括藥物治療效果不佳,以及有上述併發症發生時,就須考慮手術治療。目前大多以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治療,傳統開刀方式已較少人使用,若病患身體狀況不佳,也可考慮使用雷射等較不具侵襲性的治療方式。

許多病患都會將攝護腺肥大症狀,當成自然老化現象而不予理會,其實,若及早尋求醫師協助,症狀皆可改善,而有較佳生活品質。
(作者為羅東聖母醫院泌尿科醫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