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老持戒樂,正信成就樂,獲得智慧樂,擺脫諸惡樂。」
———《法句經》
佛陀說過,凡是出生在世就必定面對「生老病死」,這是我們的人生,誰也無法改變,因此佛陀教導我們要學會接受這一真理。最重要的是不能沉溺於惰性之中,而應勤修戒、定、慧「三學」,指的是修行人一輩子必須掌握的三種學問:時時持守戒律以維持清淨的生活;修習禪定以保持內心寂靜;以及以火焰般的智慧來照亮自己。佛陀告訴我們,這「三學」才是真正的快樂。
我們為了有所成就,這輩子總是不斷學習許多東西。掌握知識與技術、獲得財富與名譽,這些都是透過學習才可能實現的事情,不過佛陀指出「三學」乃是學習可貴之處,其中第一項是「戒學」,透過三皈依戒、五戒、八關齋戒、十善戒及菩薩戒來維持正確生活。五戒乃戒學之根本,要求我們以慈悲來照顧一切眾生、不榨取他人努力成果、在男女關係上以清淨為根本、拒絕謊言而守護真實,且保持清明覺醒之精神。
第二項則要在渾濁、愚昧的日常生活中,學習並掌握能守住安寧與寂靜的修行方法,稱「定學」,亦即「禪定」。現在的年輕人光是聽個音樂,便要用近似噪音的旋律來給五種感官製造「漩渦」,讓寂靜的冥想毫無立足之地。要擺脫感情與欲望的漩渦,我們首先得找回內心的寂靜才行,而惟有透過禪定並實踐才有可能做到。
最後一項是「慧學」,要活出智慧的人生。不是以自我為中心去思考問題,而是以聖賢的教誨去思考並付諸實踐,因此能擺脫愚痴,並踏上真理的道路。若能勤修三學,乃至進一步對真理深植信心之根,那就不會再被虛相所迷惑,也不會受無益之事所束縛。總之,佛陀下的結論是:「擺脫一切惡業才是至高無上的快樂。」
世間充滿了各種惡行,然而,即使惡行四處蔓延,人們還是將其視為稀鬆平常之事,有人因為失去工作,而與家人嚎啕大哭,另一邊卻有人燃放禮炮舉行街頭慶典。我們對別人的痛苦總是視若無睹,就這樣讓它過去。
經濟學者預言,未來富人會愈來愈富有,而窮人則會愈來愈貧窮,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應修習三學,以智慧來預見未來,從現在開始精進修行,以減少自己的貪欲,最重要的是,我們應協助他人過富裕的生活,來使自己的人生變得豐饒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