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做許多決定,但是決定要做一個真正用心的好爸爸,應該是我一生當中最最正確的決定。六年前的這個決定改變了我的人生,甚至也挽救了我的生命。
回想當時,在一陣兵荒馬亂之後,我突然變成了一個單親爸爸,其中最大的挑戰就是必須一個人把分別就讀國中和國小的兩個孩子搞定。
恐怖!是一開始的錯覺;抓狂!大呼小叫!是必經的過程;溺愛!亂亂給!則是無計可施的爛方法!而後,我必須要做一個重大的決定,是要繼續這種我鬼吼亂叫,而孩子鬼混亂跑的生活,還是當一個能享受做父母樂趣的爸爸。
某天,孩子們問我:「爸爸,我們搬家要搬到哪裡去?我們以後要吃什麼?」我驚覺,原來孩子比我更擔心、比我更憂慮。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當個好爸爸,一個讓孩子身心都能安定的好爸爸!於是,我勤讀坊間親子教養書,頻向「張老師」討教,跟別的爸媽討論親子教養。
原以為有各方的經驗撐腰,一定能萬事OK,從此當個高枕無憂的快樂老爸。事實與想像的差距太大了,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三不五時」會做些錯事、會出些狀況,我的智慧和耐心備受考驗,我們的親子關係總是挑戰不斷。孩子考壞了、孩子說謊了、孩子作弊了、孩子失戀了、孩子跟我吵架了……好多次,我氣得直跳腳、我難過得哭泣、我疲累得快撐不下去,我在抓狂、忍耐,抓狂、再忍耐,然後再抓狂、再忍耐的痛苦循環中,修鍊再修鍊。
慢慢的,我學會忍耐,走一個半小時的路來平息怒氣,解除引爆親子戰爭的引信。
慢慢的,我學會愛的表達,親手準備愛心便當、寫信,表達對孩子的愛與關懷。
慢慢的,我學會閉緊嘴巴,停止我的雜念,用身教、用行動去做孩子的示範。
慢慢的,我學會放下堅持,開放我的心胸,讓孩子去大膽嘗試生命中各種可能。
慢慢的,我鬆開保護孩子的雙手,讓孩子自己去摸索、碰壁,去體會人生的道理。
慢慢的,我願意花上兩三年的時間,等待孩子慢慢去找出屬於他們自己的道路。
我變了,我開始學習成為一個「心口如一」的爸爸,一個能相信、陪伴、鼓勵、導正孩子的爸爸。
孩子們也變了,他們變得樂觀、變得積極、變得有自信,他們開始獨立思考、開始自我負責,數不清的進步和改變、感動和快樂,讓我真正體會到了當爸爸的樂趣。
我感謝主!在我人生最糟糕的時候,卻引領我走上最甜美的親子關係之路。我想,如果沒有那些失誤,現在的我,應該是個整日忙碌、未曾停下腳步用心陪伴孩子的父親;應該也是個自以為是、不聆聽孩子心聲的父親;更會是個跟孩子關係十分疏離的父親。回顧過去,我發現,現在的我是如此的幸福。
這些年來,跟孩子們共同經歷過的大事、小事、甚至無聊事,點點滴滴都在心頭,慢慢凝聚成龐大的能量,讓我和孩子們成為彼此生命中最大的支柱,而兩個孩子也在一路跌跌撞撞中,找到自己的興趣,如今兒子大學畢業即將入伍,女兒即將成為大學新鮮人。
我發現一件事,那就是:天下沒有任何投資,比投資在愛孩子這件事上更為划算。只要是用對的方法愛孩子,一定能在這趟愛的旅程裡,享受做父母的樂趣,品嘗到生命中最美好的滋味。
(本文摘錄自時報出版,廖偉凡著《爸媽,都是你把孩子搞成這樣》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