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文學 說崑曲 白先勇無限熱情

邱麗文 |2005.09.01
238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曾經是「現代文學傳燈人」,現今又為「傳統戲曲傳教士」的白先勇,看人、待人總是看光明面,筆下則流露出內心深處對苦難的悲憫情懷,他感受力強、感受苦難更強,卻選擇將陰影留給自己,光亮照向他人。近年來,他推廣崑曲「牡丹亭」不遺餘力,為兩岸三地文化界所感佩。

每每被問及「為什麼寫作?」白先勇總是回答,「將人類心靈中無言的痛楚,轉換成文字。」持續投入寫作近五十年,隨著他的經歷、參與、體悟,化為一篇篇情真、情深、情摯的文章。看他談文學、說崑曲,神態都十分飛揚且充滿熱情,忍不住被這股氣勢而感動,問起,源源不絕的熱情何來?他說,「真的愛,就可以無限熱情。」

年近七十的白先勇生於中國大陸廣西南寧,父親白崇禧為一級上將。戰火中父親不在身邊,一切的啟蒙與學習來自母親。母親出自官宦之家,自然也讓他沾染了優雅的氣息,彷彿天生的貴族。

大撤退途中,白先勇罹患了「童子癆」(就是開放性的肺結核),被家人帶到上海西郊養病,閱讀成為他病中最大的安撫,且深受《紅樓夢》的影響。

抗戰勝利之後,短暫歌舞昇平的上海,很快就繁華落盡、百業蕭條,讓他產生了人生幻滅無常的感覺。在往後許多年中,上海都是白先勇創作的主旋律。

建中老師李雅韻,讓他從通俗文學,昇華到古典文學的高度,並一度激發了作家夢。因為成績優異,白先勇獲得了保送大學的資格,進了成大水利系,但學了一年,深感毫無興趣,無意間看到夏濟安主編的《文學雜誌》,作家夢又死灰復燃。他決定重考,進入台大外文系,成為夏濟安的學生。夏濟安強調小說開頭的重要性,更要清楚知道自己為什麼寫作。

白先勇從一九五八年正式發表「金大奶奶」開始,至今仍然創作力旺盛,在多元的時空背景下,筆下形形色色的人物,個個鮮活得幾近真實。

一九六三年他母親過世後,赴美進入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室」,對小說創作理論思想的形成幫助很大,更重要的是受到亨利.詹姆斯《小說技巧》的啟蒙,白先勇的創作風格慢慢成型。

取得碩士學位後,白先勇任教於加州大學,《謫仙記》、《遊園驚夢》、《台北人》陸續出版。旅美期間,是他寫作的黃金時期。

一九四七年,白先勇在上海第一次看到崑曲,是梅蘭芳戰後首演的「牡丹亭」之〈遊園驚夢〉,從此結下不解之緣。他認為崑曲是中國最精美、最雅緻的傳統戲劇藝術,在遭逢文革浩劫後,竟還能浴火重生,在舞台上大放光芒,令他經歷一場母體文化的重新洗禮,他決定「將中國的藝術文化,帶到台灣來再造」。

早年的文學,近年的崑曲,他都堅守著這份信念,所以再苦再累再煩,都拚不過他勇往直前的蠻勁。(邱麗文)
白先勇的故事與《新觀念雜誌》九月號同步刊登。

白先勇談文學、說崑曲,神態都十分飛揚且充滿熱情。圖/遠流出版社提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