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備好的路惜未能從容的走
沒備好的是每日不同的遭逢
凋零也需耐心等待…
尊重任何宗教,信仰的源頭是人本,愛與改變生命、賦予意義的熱切期望。
第一次還不知什麼片名走進戲院,是因王師的邀請;非常特殊的影像陳述,最終感動莫名。
調性有些《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的味道。在人生谷底重新奮起,如果說是與神同在亦不反對,宇宙還有好多好多、渺小的人根本未參透的奧祕!
但我更相信是尼爾‧唐納‧沃許(Neale Donald Walsch)經歷豐富,痛過、愛過、悔過、掙扎過,一旦時候到了、靈感來了、潛能被鞭策、被逼迫、被激發,那種最人本的共鳴就吵吵嚷嚷地出現了!男主角演技具說服力,幾經掙扎吃垃圾桶中的食物一幕、簽書會和發表演講場合被質疑人身攻擊的反應,可為證明。
若能不帶成見地看完《與神對話》的網路剪輯片段,或讀了原著、或觀畢本片,就知我所言所思所感動,我體驗信仰追求的終點就是「找到自己」!選擇怎樣生活,而非怎樣生存。
與神對話,就是與真正的自己對話。我會在那兒,連同真理,和光,和愛。神的聲音不也是發自內心的聲音嗎?
沃許真實人生故事搬上銀幕邀您見證一段跨越生命的深沉悸動。原著暢銷全球超過一千兩百萬冊、高踞《紐約時報》排行榜長達一百周、被翻譯成三十六種語言的心靈巨作。走過生命幽谷,踏上豐盈的奇蹟之路,溫暖人心,歌頌生命。
一九九二年,在他人生最低潮期時,沃許每天都寫一封充滿憤怒情緒的信給神,沒想到,這些信竟然得到了回答,也因此誕生了驚世之作《與神對話》。而後,他的生活與人生觀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著手創立一個名為「再創造」(Recreation)的組織,致力於傳播自己不斷領悟出關於喜悅、真理與愛的信念,在全球引起廣大回響,也改變了許多人的人生。沃許目前與妻子南茜住在美國的奧勒岡,持續以寫作和演說影響世界。
沃許在一次車禍意外中遭受重創,頸部斷裂,也因此失去工作。從一個和你我一樣的在尋常中過活的普通人,成為餐風露宿、無家可歸,寄居在公園的流浪漢。過往的幸福與尊嚴片片崩解,此刻的他失去所有,從雲霄飛車頂端墜落。
沃許必須在垃圾桶中撿拾別人丟棄發臭的食物、學習在破敗漏雨的帳棚中入眠、和其他流浪漢作朋友……並試圖在疲憊與挫折中重新找回面向生命的勇氣和希望。就在一切看似好轉時,更大的打擊總在不意間降臨;在人生的戰場上,沃許感覺徹底失敗與孤絕,所有的徬徨、茫然逐漸化為怨憤。
他開始向「神」提出一連串尖銳、憎恨的質疑。但奇蹟翩然降臨,「神」回應了他的提問!一篇篇「與神對話」的智慧之語就這樣陸續誕生。沃許將之化諸文字,成為闡述新世紀思想與心靈哲學的不朽經典。
導演克勞斯海洛(Klaus Haro)一九七一年出生於芬蘭,執導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我很想你》(Elina: As if I Didn't Exist)獲柏林影展的玻璃熊獎;第二部片《戰場上的小人球》(Mother of Mine)代表芬蘭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四年後,再以《給雅各神父的信》代表芬蘭遠征奧斯卡,還不到四十歲的他,已拿下世界各大影展超過六十個的獎項。
《我很想你》中,可以看到一個寂寞的女孩,尋找對話、被了解、和接納的管道;《戰場上的小人球》的主人翁伊諾也是個想要找到心靈依靠的孩子;《給雅各神父的信》則是描繪了兩個寂寞、疏離人群的成人,想要找到與世界溝通的方法和自我內心的平靜。導演說:「三片在拍攝時並沒有注意到,事後回顧才發現有共通之處,講的是人們尋找依靠,在最不可能的狀況下找到友誼。」地球北境芬蘭大地孕育出特有的極簡冷峻、孤寒蒼茫、直指人心最深處的特色,在他的作品中展露無遺!故事簡潔、人物發展完整,尋找救贖、困境中對友誼及溫暖的渴望、以被需要來肯定自我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主題明確。
導演始終用溫暖誠摯的態度拍電影,以一般人為主角,闡述每個人都需要仁慈與寬容去看待他人生活中的缺點;描寫希望和對生命的尊重。這次透過一個被判無期徒刑的女人和一個盲眼神父的相處過程,刻畫信仰轉變人心的力量。
萊拉原本是名被判無期徒刑的犯人,獲得假釋後心不甘情不願地到一間偏遠的牧師公館,擔任盲眼雅各神父的助理。萊拉在這裡面臨了不少價值觀的衝突。雅各神父每天都會收到許多求助信函,回覆這些信件是雅各神父的終身職志,但萊拉深深不以為然。後來突然再也沒有信件了,萊拉便決定求去,但雅各神父卻完全失去了生活重心,兩條迥異的生命意外交錯…
《給雅各神父的信》,是對人類脆弱時刻的描繪,闡明人類生命的價值。當雅各神父離開人世時,他了解到無論他的成就如何都有人愛著他,這是導演看待生命的方式,也是他想傳達的訊息。這是部比較沈靜的藝術片,二○○七年年末開拍,當時還沒有發生金融風暴;影片在二○○九年四月首映,在芬蘭當地出乎意料地受到了熱烈回響,映期超過半年長達三十四周,總票房成績勝過《變形金剛2》等好萊塢強片,因為當時大部分的民眾都沒了工作,生活驟然改變,這片碰觸到他們的內心。
法國真人真事改編電影《修女愛唱歌》,用微笑譜出樂曲,讚頌生命奇蹟,這是百萬暢銷修女歌手珍妮戴克(Jeanne Deckers)傳奇人生。
藝名「微笑修女」的路卡碧修女( Sister Luc-Gabrielle ),本名珍妮戴克,她的創作曲〈多米尼克〉(Dominique)紅遍歐洲,輕鬆超越披頭四、貓王,在美國締造流行專輯、單曲榜雙料冠軍紀錄!其後仍有宗教色彩的歌手打進流行樂壇,卻沒有一首像〈多米尼克〉一樣席捲全世界。
出身平凡的她,懷抱著救助眾人的夢想,神父的一番話,讓她不顧家人反對,立志成為修女。然而她生性自由,無法適應修道院的嚴格生活,為了展現自我,屢屢引發衝突。院長傾聽到珍妮的心聲,決定「特赦」她被沒收的吉他,讓她在天主的居所裡,找到歌頌上帝的方式,創作出經典歌曲。唱片公司如獲至寶,將珍妮包裝成「微笑修女」作商業發行,進軍美國後,更創下百萬銷售奇蹟!唱片狂賣後的自信,讓珍妮選擇還俗走闖歌壇,追求自我生命的完整。但她的人生,卻在此刻激起巨濤駭浪,生命無助、生活困頓、連好好生存都成了問題,最後選擇與中學時代青梅竹馬、不管人生如何大變、始終不棄不離、永遠在等待的畫家女友同歸於盡…
對流光而言,抹去再隆重的人事物,都是無比輕易的;覺思今日知懷抱、當時只道是尋常;真心相待無私分享並不易,信任危機、無堅不摧傷自禦,信任為基、無信不立傷自癒。
《與神對話Conversations with God》:http://www.cwgthemovie.com/《給雅各神父的信Letters to Father Jacob》:http://www.zeusfilm.com/ 《修女愛唱歌Sister Smile》:http://jointmovie.pix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