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閎綜合報導】大陸浙江省奉化市申報的《布袋和尚傳說》,已列入寧波市和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最近通過評審,列入中國文化部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
奉化長汀村與布袋和尚淵源最深,從他出生、出家到圓寂,都和長汀有密切的關係。據長汀村世代相傳的《張氏宗譜》記載:彌勒佛曾於六朝蕭梁時降跡,後以唐末五代間現身於長汀。我祖奇其狀,收養為螟子(義子)。名契此,號長汀子,又稱布袋和尚、歡喜和尚。
在奉化境內,有關布袋和尚的傳說版本有十餘種。長汀村村民年近七旬的張嘉國,歷經近三十年,蒐集整理了四十多個有關布袋和尚的傳說故事,編纂成《奉化長汀布袋和尚傳說》,內容包括《圍燒蝗蟲》、《千人塘》、《長汀水蜜桃》、《整地種草莓》等。
張嘉國說,長汀村的布袋和尚最為人稱道的特點是:樂於為民做好事;氣量很大,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容天下難容之事」;提倡人際和諧與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