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華盛頓郵報》十九日在華府投下「炸彈」,刊出費時兩年完成、題為「美國最高機密」(Top Secret America)的調查報告,坦率指出自二○○一年九一一恐襲以來,美國情報作業過於龐大、花費驚人,已到「沒有人知道花費多少、究竟有多少人參與作業」的地步。預期郵報將會刊出報導的白宮事先發表聲明,表示歐巴馬政府上任時即已知道這個問題,而且正設法解決。
國會眾院情報委員會資深共和黨委員侯克斯崔說,郵報的報導顯示,「對付美國的安全威脅,解決之道不在於擁有龐大的情報官僚機構,而在於建立精簡、整合的國家安全體系,能夠迅速應付目前和成形中的威脅。」他說,此一報導證實「國家安全官僚機構太過龐大、人員過多,應付美國面臨的威脅,不夠靈活。」
郵報十九日刊出的報告只是系列報導的第一篇。它說,兩年的調查發現,自九一一以來,現在有一千兩百餘個政府機構、一千九百餘個私人公司在全美各地約一萬個地點從事反恐、國內安全與情報作業。獲准接觸極機密資料的作業人員高達八十五萬四千人,幾乎是華府居民人數的一倍半。它說,大部分的情報作業外界都不得而知,而且大部分都缺少監督。
郵報指出,自九一一以來,華府周圍已建造或興建中的機密情報作業建築物,多達三十三棟;許多情報機構疊床架屋,做同樣的工作,浪費金錢和資源;每年發表如此多的情報報告,但許多都被當局不予理會。
國防部發言人拉潘上校十九日說,情報體系人員過多,是人盡皆知問題。他說:「九一一後我國要打兩場戰爭,情報需增加造成情報作業人員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