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尖石訊】新竹縣尖石鄉六十五歲高白蘭,為了傳承泰雅族母語,雖早已退休,仍回到尖石鄉立托兒所,教導小朋友說母語,「莫槐西姆」(謝謝)清脆童音回響整個教室,高白蘭說:「不把母語傳下去,會沒臉見祖先的。」
雖然高白蘭已不再年輕,體態發福,但她仍輕盈的腳尖點地、甩頭、搖擺,且一絲不苟的糾正孩子們每個動作,「頭向上揚」、「要笑」、「腳抬高」、「用力踩出聲音」、「手向後甩高點」,她得意的說:「每個泰雅族都是天生的舞者,音樂一響,每個動作都踩在節拍中」。
高白蘭指出,她教孩子「山地口琴舞」,這是泰雅族的代表口音,早年泰雅族是用樹葉自製的「口琴」吹出聲響,可傳情也可向遠地族人通消息,在沒有文字的時代,以歌聲表達是最自然不過的事,因此,音樂一起,孩子們引吭高歌「李末斯、李末斯」(說的是有如旭日東昇的第一道陽光、或有如未婚女子的美那麼的吸引人的讚美)跳著輕快舞步,全身散發著純真的熱情,讓人不禁隨之搖擺。
高白蘭在鄉立托兒所服務四十年,屆齡退休後,每天仍到托兒所幫忙,她傷感於很多年輕的泰雅族人已把母語快忘光了,要留住母語必需從這些幼兒扎根,而她相信只要肯付出,在日後必能看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