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聽會唱 美研發太空時代布料

 |2010.07.14
664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一九八○年代流行「權威穿著」(power dressing),就是指透過穿著表現專業和權威感,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新發明可能賦予這個詞全新的意義。

麻省理工學院十二日宣布,由該校芬克(Yoel Fink)教授領導的團隊,已創造出一種能夠傾聽並釋放噪音的纖維,在研發機能性纖維的道路上創下里程碑。

八月號的《自然材料》期刊(Nature Materials)形容這項發展是將通常被動的紡織品,轉變為幾乎是多功能的紡織品。

MIT說,新纖維的用途包括製造本身就是高感度麥克風的衣服,可用來感測聲音或監測身體機能,還有能夠用來測量毛細血管血壓或腦壓的微小細線。

這項長達十年的研究計畫,目的在於發展擁有更高深性能的纖維,讓布料能夠與四周環境互動,而新發展出來的太空時代布料不僅會聽聲音,也會製造聲音。

研究人員說:「你真的可以聽到這些纖維發出的聲音,如果把它們連上電力,並採用弦波電流驅動,纖維會顫動。如果讓它以人耳聽得到的頻率震動,把纖維放在耳朵旁邊,真的可以聽到它發出不同的音調或聲音。」

這種新纖維與麥克風裡使用的塑膠相似,不過研究人員操縱氟含量,確保這些纖維分子維持不平衡狀態—讓其中的氟原子傾向一面排列,氫原子則傾向另一面排列—這種不平衡現象使塑膠產生壓電效應,也就是一旦通上電場,這種纖維會改變形狀。

從中國合肥科技大學畢業、現於芬克的實驗室擔任研究科學家的王正(Zheng Wang,譯音)也指出,使壓電裝置把電能變成動能的機制,也能夠反過來把動能變成電能。

科學家說,不妨想像為「把一條線拉開產生電力」。

MIT說,除了製造可以穿在身上的擴音器和生物感應器,應用這種纖維做出來的產品包括可以監測海洋水流的大網眼網子,與解析度更高的大範圍造影聲納系統。

聲明說,用新纖維編織而成的布料,將能形成相當於幾百萬個微小的聲音感應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