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民國初年的才女名媛黑白照片放進電腦收藏,我常懷著極靜穆的心情追憶她們的絕代風華,尤其在數位科技席捲下,暗房手工沖洗幾成絕響的當兒,這些舊物彌足珍貴。
其中,林徽音是我心目中的完美女神,面貌姣好,才氣縱橫,情史更是豐富,我最愛她和徐志摩及泰戈爾合照的那張,三個人散發著書卷氣,雖保持著距離,卻讓百年後仍明確感受到當時相知相惜,彼此存有深厚的友誼。
那時候的淑女紳士面對鏡頭雖然都是一本正經,卻並不僵硬呆板,比現在裝可愛比出YA的手勢或搞笑演活寶,都來得深刻有力,帶著一種永恆的文氣。
看完照片,再展讀書信,人間百年前的四月天彷彿回到眼前,她寫到,「我認為最愉快的事都是閃亮的,在一段較短的時間內迸出神奇的──例如兩個人透徹的瞭解,一句話打到你心裡,使你的理智和情感覺到一萬萬分滿足;或例如相愛,在某個時候,你和另外一個人互相以彼此存在為極端的幸福……這種種都是一生不可多得的瑰寶。世界上沒有多少人有那種天賦的敏感和柔情來嘗味,所以就有那種機會也無用。」
生活必須體驗豐富的情感,把自己變成豐富、寬大,能優容、能瞭解。她從北平逃難到昆明,寫信給沈從文:「間或面對壯麗的風景,使人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心疼。玉帶般的山澗,秋山的紅葉和發白的茅草,飄動著的白雲、古老的鐵索橋、渡船,以及道地的中國小城,這些我真想仔細地一樁樁地告訴你,可能的話,還要注上我自己情緒上的特殊反應……」
「天氣開始轉冷,天空布滿越來越多的秋天的泛光,每天早晨和黃昏,太陽從那奇詭的方位帶來靜穆而優美的快感,偷偷射進在這個充滿混亂和災難的無望的世界裡,人們仍然意識到安靜和美的那種痛苦的感覺……戰爭……逼近我們的皮肉、心靈和神經。」
和平的讚頌不敵戰爭的無情,時代提早折損了她的多情與才華,中國第一才女,在我的收藏中,完全靜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