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陳璿宇大樹報導】「教育」強調把學校所學習的能力,能夠有智慧應付於瞬息萬變的生活,能夠解決生活所面臨的難題。國際佛光會祕書長覺培法師八日於佛光山「全國教師生命研習營」教授讀書的祕訣,靈活巧妙的運用讀報教育與導讀技巧,從「心」讓知識動起來。
「知道與做到之間有一段的距離」覺培法師以《天下雜誌》短片欣賞,指出日本教導學童縫衣服、澳洲教導腳踏車的交通規則,讓孩子在自己「動手做」中,學會生活的技能,能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因為,知道、會寫、考試一百分的孩子,不一定會做。父母、教師應該引導孩子學習動手做,讓身體的感官真實體會生活的樂趣。
覺培法師強調「閱讀的快樂,永遠大於閱讀的數量」要如何培養讀書的樂趣,可從自己最喜歡的、與生活與自己有關的事物,譬如讀人、讀物、讀事、讀景,或參與讀書會,透過集體討論,有效的提問,在看、聽、讀中,藉由每個人的經驗分享,個人思考與生命的對話,經由內化後,重新賦予價值,展開書本同時也展開新的生命。
讀報的帶領人,導讀的技巧可以應用活潑的「技巧一二三、W引導、思考對話、成果展示」等方法,來啟發孩子的情意表達、鼓勵接納、快樂閱讀、啟發思考、蜜蜂式的學習。只要老師對孩子多用一份心,自然教出會思考,會主動找資料,不斷的學習成長的學生。
「台灣最大的悲哀是看不到世界的新聞,媒體新聞到處充滿色、羶、腥」覺培法師表示,期待社會改變,不如從自己做起。閱讀一份乾淨的報紙《人間福報》推動校園的讀報教育,老師可以教導學生開擴視野關心時事,從共讀中看到不同的事物點,真實的了解全世界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