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壯遊不見得非要跋涉千里,最重要是深刻體會這塊土地的溫暖與美麗」,剛完成《尋訪台灣陶坊與窯場之旅》的劉復瑋,侃侃而談自己的壯遊收穫,她表示,要不是親身走一回,她可能永遠不知道原來台灣是這樣美,是這樣有人情味。
去年大學畢業的劉復瑋說,在台北住了二十年,她從未好好看過其他地方,正好青輔會推動「青年壯遊台灣」,讓從事藝術行銷的她,決定以「陶」為主題,探訪台灣各地陶坊與窯場,讓她不只看到台灣深厚陶藝創作底蘊,途中還遇到許多想要載她一程的好心人,讓她感動直呼台灣好溫暖!
同樣完成壯遊的唐宏安,以《深耕台灣的阿兜仔傳教士生活點滴與在地感動》為題,向青輔會提案,獨力完成拜訪各地神父與教堂的壯遊之旅。她笑著說,旅程中不僅和許多神父成為忘年之交,還因此意外認識推廣偏鄉閱讀的法國神父劉一峰,看到這些外籍神父漂洋過海來台多年的努力耕耘,不但讓她感動萬分,也為心靈上了一堂成長課。
青輔會主委王昱婷表示,「尋找自己的感動地圖」壯遊台灣計畫,是由青年學子自己設計出獨一無二的旅行方式,藉此鼓勵青年將心中夢想醞釀成實際行動,也幫助年輕人更認識台灣的美。她表示,因應暑假來臨,青輔會也發起「青年壯遊台灣、感動一夏」網路徵件行動,讓年輕學子透過網路上傳展現「台灣之美」的動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