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講堂】國學與國運

文/桂國、王鑫 |2010.07.04
2481觀看次
字級

六月十九日,錢文忠一條牛仔褲,一件藍條相間的T恤,再次出現在大家的面前。他說,他在一年之內,往往只會思考一個問題,在各地講學的時候,也只會說一個問題。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他就開始思考一個問題,也就是首次開講的《國學與國運》。
國學熱都是「虛熱」
這幾年,大陸地區出現了沸沸揚揚的國學熱,幾乎每家電視台都在做關於國學的節目。現在很多大學裏都開設了國學班,學費比MBA、EMBA都貴。這樣的熱度更值得反思,去思考,這樣的熱度正不正常?
國學熱的「熱氣」撲面而來。真正的學者和偽冒的學者都登上節目講壇,有各種大師,也有偽裝的大師。有的人說要學儒家的東西,有的人要說學道家的東西,還有的人告訴大家要多喝綠豆湯,各種節目都打著國學的招牌,包括喝綠豆湯也是打著中華民族深厚的中醫傳統,估計沒有中醫養生理論,大家都不喝。
史上未發生過的巨變
人經常會忽略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比如愛人,比如父母,反倒是對索馬里的海盜非常上心。就在我們生活的大陸地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在人類歷史上從未發生過的巨變。
如今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貿易體,第三大經濟體,並且在兩年之內,肯定會成為第二大的經濟體;在一九七八年,中國人很少擁有黃金,但如今中國是人類歷史上六個黃金儲備超過一千噸的國家之一,這還不包括老百姓自己收藏的黃金。
有位美國脫口秀主持人是華裔,本身已經是第四代美籍華裔,他說自己的兒子英文已經很好,足夠在法律文書上簽字了,但是他就教育自己的兒子要學中文。
  物質生活極度豐富,精神世界也在徹底改變,很多中國人的文化概念,也在三十年內被改掉了。我們甚至很難在自己身上,找到一件屬於中國的服飾。不可否認,不少中國人的精神是貧乏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並沒有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而增加,經常會有一種不知所措,這就是民族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如果不能很好解決,財富也會變成一種負擔,經濟成果也會化為烏有。
審美觀價值觀出問題
  問題的關鍵在於物質和精神沒有同步發展。如果一個民族失去了傳統文化,沒有了根基,就不會有前途可言。在我們民族的審美觀、價值觀、生活方式上,現在已經出現了巨大的美醜不分、好壞不分的情況,現在大家到電視上看,都是把人性最醜陋的部分拿出來炫耀。
民族不能沒有文化
在四大文明古國中,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的文明都斷裂了,只有中國延續下來了,卻也證明了,文明是會走向滅絕的。很少人意識到,中華文明真正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今天很多文化都被貼上了市場的標籤,可以進行買賣,只在乎價格,不在乎價值,只去問能帶來多少廣告費。國學沒有地位,試想一下,如果在高考試題中,固定有二十分的國學題,肯定會讓國學一下子弘揚起來。   
國學與國運緊密相連,文化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三十年來創造出的財富,不能成為社會的負擔。錢永遠只是手段,我們需要錢,無非是用來增加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尊嚴感,離開了本民族的文化傳統,一切都是紙上談兵。我們這個民族不能沒有文化,特別不能沒有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