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書宏專題報導】由於現代社會功利主義掛帥,導致價值觀念嚴重偏差,造成種種脫序的現象,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在一九九八年「恭迎佛牙舍利顯密護國祈安法會」中,首次與全民共同宣誓「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三好運動。
今年由行政院環保署、佛光山寺、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主辦的「二○一○年國際佛誕節暨母親節慶祝大會」中,總統馬英九在會中亦帶領各界代表和民眾,共同宣誓「全民行三好,人間更美好」。
經過十二年推廣,三好運動至今儼然已成為全民運動,TVBS年度大戲《宮心計》甚至將「三好」理念融入劇情。本周《轉念看世間》專題,特邀請獲「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全國好人好事代表」的佛光山南屏別院高雄人間大學執行長陳淑華,及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檀講師林秀美,暢談三好精神,及多年力行三好的感想。
如何在生活中以行動實踐
譗三好豃 ?
陳淑華:力行「三好」就像是持戒,以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行動,達到身、口、意三業的清淨。但「三好」的戒法絕對不是限制,而是用以保護自己、尊重他人的做人處事原則。
做好事是身行善,像是不殺生、不偷盜、不為非作歹,做利益於人的善行;說好話是為修口業,要我們不妄語、不惡口,不道人是非,說話出於真心,多說讚美、智慧、鼓勵話語;存好心就是修心,心懷慈悲心、感恩心與願心,多發利益眾生的心,多做些與人善緣的事。
林秀美:舉手之勞「做好事」!行善是隨時隨的提醒自己,例如看到垃圾隨手撿起,見桌椅不整齊就將它們排好,遇老弱婦孺懂得相助扶持,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卻能令人歡喜且利益大眾,因此生活中「勿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六月寒。」可見「說好話」的重要,然要說真實、善良、慈悲的話,以鼓勵、激發人向善為目的;心「存好念」是有成人之美,時時以愛去祝福、關心他人,別人也會予以相同回饋,形成良善循環互動。
請分享您多年實踐譗三好豃的過程與心得。
陳淑華:自一九九四年加入國際佛光會,擔任義工至今已十七年,這些日子我始終秉持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理念,將「三好」化為行動,積極在政府機關與校園推動心靈淨化與品格教育,亦前往監獄、看守所推動學佛會考,以佛法輔導受刑人改過向善,引導他們發揮生命的光與熱。
兩年前,我至佛光山南屏別院承擔高雄人間大學校務工作,這讓喜愛教育工作的我十分歡喜,也得以發揮所長,落實星雲大師「寺院學校化、藝文化」的理想與目標,讓高雄市民擁有終身學習、成長的優良環境。
林秀美:我在教育界服務有三十五年的時間,向來以「教化人心、導正偏差」為己任,致力推廣「三好」運動,像是編寫「三好」童詩,教導學生時時幫助、讚美、關懷別人;前往監獄關懷時,我鼓勵受刑人念「悉發菩提心,蓮花遍地生」,引導他們發願行「三好」,令人欣慰的是,這些受刑人「畢業」後,也多能改過向善。
行「三好」除可降低犯罪率,讓社會和諧,也可促進夫妻、親子間情感,例如我的家庭正因「三好」的實踐,家人彼此尊重、包容,且不時讚美對方,把愛掛在口上,我也期待每個家庭能以「三好」傳家,建立幸福美滿的佛化家庭。
生活中力行譗三好豃,
您認為將為個人、家庭,
與社會帶來什麼改變?
陳淑華:三好運動就像是在暗室中值遇明燈,指引迷人路途,而要落實三好運動,就是要將三好精神,融入日常生活與言行中,進而影響家庭成員,推廣至學校與社會。
若人人都能說好話,耳根清淨,人我互動是美好的;社會大眾身行好事,你幫我,我助你,更彰顯人的珍貴情誼;普天下人類心存好意,處處有愛心,有尊重,社會自能祥和,世界終將和平。
林秀美:個人行「三好」,一人得救;全家行「三好」,一家人受益;全民行「三好」,人間就會更美好,就讓我們從個人做起,家庭則由父母以身作則,進而帶動全民一起付出愛與慈悲。
每人若透過身、口、意的修持,必能達到「四和」│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處處「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打造溫馨和諧社會。
林秀美簡介:
悆現任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檀講師、蘭陽仁愛之家義工、台灣宜蘭監獄志工
悆曾任宜蘭縣中山國小教師
悆座右銘:
心甘情願、
老二哲學。
陳淑華簡介:
悆現任佛光山南屏別院高雄人間大學執行長、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監事、國際佛光會屏東分會督導
悆曾任國際佛光會南區協會副會長
悆座右銘:
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