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明己存在的答案
台大中文系畢業的林小媛,學生時代就瘋狂愛玩皮雕、木雕、琺瑯等手工藝,直到欣賞了一場「美國現代珠寶藝術展」,啟發了她對珠寶的看法。林小媛隻身到紐約著名的FIT珠寶設計系就讀,學習了畫圖、鑑定、金工,從理論到實際。
一九九八年再出發到英國伯明罕「英格蘭中央大學」的珠寶學院,是號稱具有全歐最佳金工設備的地方,得以獨立進行研究,獲得十分有益的學習經驗。
林小媛很喜歡現代、前衛的東西,她對材質有特殊喜好,設計中經常做一些材質上的變化,如將18K金設計成編織的網狀,或是珠寶利用材質表現光影與透明度。
在英國求學時研究不銹鋼,搭配各種彩色寶石與翡翠,讓珠寶更能親近現在的年輕人。利用不銹鋼特性做設計,林小媛是國內第一個研究人,二千年到香港展出時,曾引起大家好奇,不相信不銹鋼可做成飾品,可惜當時膽子小,再方面無法找到協力廠商搭配量產,後來大陸看到回去研究,工廠大批生產,在市場大為流行。
林小媛認定,珠寶是講求個性化的東西,配戴時就是一個人個性的縮影,除了不銹鋼的材質,甚至玩得更瘋狂,壓克力、光纖都可當做材質,LED裝入其中,會像聖誕燈泡般一閃一閃發亮,只要電池接觸到就會發光,在黑暗中很漂亮。
林小媛的珠寶創作理念,是將各形各色的材質,加上與眾不同的創意,減去多餘的裝飾,乘以無限的想像,除以二十年的投入,得到足以證明自己存在的答案。
你相信嗎?利用玫瑰花梗燒化後再倒入模具中,可搭配各類寶石,做出各種不同造型飾品。台灣珠寶首飾設計師林小媛,從不介意材質的貴賤,她認為,設計是可以將不怎樣的材質設計出很亮眼的成品,這才是設計的意義和有趣的地方,林小媛喜歡做材質研究,也喜歡做多功能的作品。
設計創意 台灣製造
林小媛表示,珠寶設計也是藝術品,可以配戴,也可以觀賞,而設計師是以金屬做畫筆,寶石為顏料,是創意表達的媒介;跳脫炫耀財富的裝飾物,成為人身上獨一無二的藝術雕塑。她認為,珠寶是一種「存在」的見證,見證情愛,記錄文明。
早已在創意中展現自己品牌的林小媛,設計出來的作品深受國內廠商青睞,像是林小媛利用柔軟的寶石網布所設計出的項鍊和手鍊,特性是柔軟度非常非常好,有各種顏色和材質的變化,設計創意全都是台灣製造。
經常參加國內外展覽的林小媛表示,台灣的創意早已揚名國際,參加國際性展覽推廣品牌只需花台幣數十萬,就會有較顯著的效果,如果在台灣,至少花上百萬台幣的廣告費,而且設計師還要單打獨鬥,她覺得在台灣,創意產業並沒有受到重視。林小媛說:「現在政府正在推動文化創意產業,也應將珠寶當作很重要的一項來推廣,盡量把台灣設計帶出國去。」
重視市場開發
創意不間斷
文創的推展對做創意的人來說真的很重要,林小媛指出,國內從事創意設計大都是年輕人,靠自己力量和熱情打拚。推動文創,不僅政府需投下大筆資金外,更要主動重視創意開發、廠商協力、品牌包裝、市場行銷,甚至開發國際市場等等各環節,需做有系統的結合,及系列計畫。林小媛強調,政府應跳脫給錢開發,做出東西就好的模式,而是需重視後續的市場開發,在有效循環下創意才會不間斷。尤其是科技發達的現代,政府就要補助文創怎麼樣使用方便的線上科技,很快將產品賣出去,林小媛認為這是很重要課題。
「尤其是中國大陸以雄厚財力橫掃全球,台灣現在就靠創意和中國大陸競爭,因此應利用文創產品好好開發,借力使力,不但可以讓大陸成為生產工廠,甚至變成我們推廣創意的市場。」林小媛說
政府推動文創,有許多補助措施,很多創意人因有補助可以出國辦展覽,可利用補助開店設櫃,補助確實很重要,林小媛說:「重點是補助創意產品,可是不懂市場行銷,產品賣不出去,對文創發展並無助益,所以文創產業整個推廣機制和系統一定要建立起來。」林小媛表示,自己年輕時很有自信,認為產品一定會有人買,不覺業務人員的重要,不懂得商業是一定要重視利潤和產量,因為有了好的包裝至市場,才可吸引消費者的重視。自己多年歷練後才真正感受業務人員的重要。
錯誤中學習
了解市場和量產
除此之外,林小媛也認為,政府應集合文創人才名單,建立人才庫做人力資源整合,因為每個人的強項和專業不同,有人強項在設計產品上,可是包裝就需另外專家的幫忙,然後有行銷專家指引方向,環環相扣整合人力資源也是政府該重視的問題。
對於珠寶創作者而言,首飾除了裝飾的功能之外,珠寶更是三度空間的小型雕塑,人體是它表演的舞台,而以日常生活為背景。因此,珠寶設計可以採用貴重材料,也可以採生活中的任何材料,製作平價有個性的飾品,林小媛說:「設計師創作時就要設定目標族群,貴重珠寶走高價市場,有特定族群,東西需獨一無二,不量產;至於價格便宜的飾品需貼近生活,因此設計者要懂量產的東西,也需知獨一無二的產品,兩者間只是材料的轉換。」她認為,貼近生活價格是重要因素,雖然生活化東西輕易可接觸,可是貴而買不起的仍可欣賞,可以透過媒體的報導,及博物館、畫廊舉辦的展覽,引導民眾參觀,多接觸後可陶冶民眾對美學的修養。
現在台北科技大學教設計,林小媛深覺自己一九九○回國時,正是學珠寶設計好時機,市場開始覺醒設計的重要,可說是天時、地利、人和。可惜近幾年經濟萎縮,首先受波及的就是珠寶設計,她心疼學生辛苦,因此經常鼓勵學生可利用部落格呈現作品,是學生多一條行銷方式,她也鼓勵學生應多學經驗,實際參與在錯誤中學習,才能深切了解市場機制和量產的關係。
第二十一屆傳藝類金曲獎頒獎典禮,上揚唱片的《胡旋舞》獲得兩項大獎。上揚老闆娘張碧,因中風住院無法親自出席,由女兒林小媛代領獎,並讚揚媽媽四十二年來,是以唐吉軻德般的傻勁往前衝。自媽媽病後,一直以設計為職志的林小媛開始分身投入媽媽的上揚唱片,她決定將珠寶設計,和上揚唱片的音樂做跨界結合。
林小媛表示,未來她設計的音樂飾品,包含音符、琴鍵、小提琴、喇叭等等小巧精緻造型,可配合唱片做贈品,做促銷,或配合唱片做自己的發行,像是唱片有愛台灣系列,正好音樂飾品也有愛台灣系列,就可以搭配促銷,詳細辦法還需多費些腦力細想。她認為,喜歡音樂的人會欣賞音樂的圖像類東西,甚至將來位於中山北路的上揚唱片三樓,會修建成音樂飾品的展售空間。
身為現代人,不會忽略網站購買力,林小媛指出,網站是虛擬的,只要有圖像產品,就可以吸引客人瀏覽,因此上揚網將改版,著重在購買功能,讓顧客容易買到想要的音樂,除發揮購物功能外,也多利用豐富的網路系統,推廣音樂常識連結到部落格、臉書。
一直認為上揚唱片是父母的事業,林家四兄妹因媽媽生病,決定分工照顧這家老店,才發現四十二年了上揚,真的需要積極改善經營方針,可是店面正處改建計畫中,因此硬體投資需再考量。林小媛指出,店面整修事實上有無限的想像空間,像是短時間內,外牆廣告看版變換後,業績就有提升。
因此未來店面會多做訊息傳播,吸引顧客上門,會用消費者眼光做修正目標,讓消費者進入上揚唱片,在很有氛圍卻又不傷眼力燈光下,很容易找到自己喜歡的唱片;店內唱片分類很清楚,每種類標示做大,促銷方法清楚,員工需主動介紹讓顧客知道,因此需加強訓練員工銷售技術和服務態度。
如何可以和經銷商的合作更緊密?這是媽媽生病至今兩個月,林小媛投入很多時間全盤了解唱片生意的課題之一,林小媛表示,畢竟中山北路是老市區,很多新興族群不太會來,需透過和經銷商合作,現與博客來、誠品已有些合作基礎,將再談更仔細的促銷方案。目前上揚正舉辦各種促銷活動,希望為庫存的許多好音樂,找到識貨的好東家。
《小檔案》
林小媛工作室:林小媛於一九九○年自美國紐約「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珠寶設計系畢業後,設立了「林小媛珠寶創作室」,專業從事首飾藝術創作與金工珠寶產品設計。工作室除了自有創意精品外,也接受量身訂製的設計委託,商業量產作品則見於全省「今生金飾」、「MIRACLE」品牌專櫃。
林小媛: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一九九九年取得英國「University of Central England」珠寶金工碩士,並任教於台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今生金飾」金飾品牌年度專案設計師(代言人:蔡伊林)、「MIRACLE」金飾品牌年度專案設計師(代言人:小S、五月天、大S、電影「十面埋伏」)「台灣珠寶金工創作協會」監事。第四、六屆「國家工藝獎」金工類複審評審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