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被富比世雜誌列為「亞洲慈善人物」、獲美國時代雜誌「二○一○年百大影響力人物」的陳樹菊,堪稱「小市民、大善行」的典範,昨天接受教育部頒發「一等文化教育獎章」,成為此獎自民國八十八年頒發以來,第一位國小學歷的得獎者。

教育部長吳清基(左)頒發教育部一等教育文化獎章予陳樹菊阿嬤。圖/人間社記者陳藝文
在台東賣菜的台灣阿嬤陳樹菊,二十多年來省吃儉用,靠著新台幣一元、五元、十元的慢慢積存,積少成多,已捐出超過新台幣一千萬元協助弱勢、幫助母校興建圖書館、成立獎學金,並參與佛光山百萬人興學活動,確為「小市民、大善行」的典範。
教育部長吳清基表示,「一等教育文化獎章」是教育界最高殊榮,從民國八十八年開始頒發獎章以來,表揚的對象都是「大人物」,包括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科技之父李國鼎、中國物理學之父吳大猷、「台灣之光」王建民等人,陳樹菊是第十八位得獎,也是唯一的「小市民」。
教育部昨天除了頒發「一等文化教育獎章」外,並舉辦「小市民大善行」記者會。「陳樹菊是平凡中的不平凡!」吳清基除了感謝陳樹菊的默默行善外,並透露,已有好幾家書局都表示要把樹菊阿嬤的故事編進國中小國語、社會、綜合領域等教科書,作為學生的典範標竿。
由於陳樹菊計畫成立基金會,照顧弱勢學生,教育部長吳清基夫婦和政務次長林聰明夫婦,及中華民國補習教育慈善會昨天都率先捐款,協助成立陳樹菊文教基金會籌備處。
陳樹菊除了感謝大家捐款,並表示,捐款要看個人意願,因此她並未積極向社會募款,她打算做生意,慢慢存下成立基金會所需的一千萬元,台灣阿嬤不改謙遜地表示「我只是一個小市民,今天能站在這裡領獎,真的很歹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