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瀾一夏「原」味十足

邱麗玥 |2006.06.18
670觀看次
字級

炎炎夏季,除了玩水之外,不妨走一趟花東縱谷以及海岸,不但可以深度探訪太巴塱部落的手工藝及先人遺跡,還可以在石梯港體驗白天出海賞鯨,晚上海上夜遊的美妙。此外,阿美族傳說中的祈雨之地「月洞」,可以看到自然的鐘乳石洞也是不可錯過的景觀。
 
日訪部落文化

光復有兩大阿美族部落,一為馬太鞍部落,也就是近年來十分著名的馬太鞍溼地所在之處;另外一大部落則為太巴塱部落,到現在為止都還保留著阿美族傳統的生活習性。
 
花蓮原住民文化是歷史建築之旅的前哨站。在台灣十二個原住民族中,阿美族是人數最龐大的一族,總數超過十萬;其中又以太巴塱是阿美族最大的部落,人數多達五千六百人。相傳太巴塱部落的祖先是從豐濱鄉的貓公山一帶遷徙到薩庫薩克台地,據說,天神指示移居太巴塱的子民在今日的東富村設立發祥地祠碑和瞭望台,遂變成了今日的「太巴塱文化發祥地」。這裡蘊藏的各種石器用具,如刀、車輪、石棺等,為太巴塱部落古老文化留下見證。
 
每年舉行豐年祭的八月,是發祥地最熱鬧的時節,族人聚集至此進行好幾天的祭儀,而在進行祭儀的前一晚,部落的男子都會先到發祥地駐守,並舉行儀式以告知先靈祭儀即將開始,象徵對祖先的尊敬。
 
阿美族的傳統文化

遊太巴塱部落最好是要先預約嚮導解說阿美族的文化,其中一個值得觀看的景點,就是由原住民頭目周廣輝所創建的「周廣輝文物館」,館內收藏豐富,保存阿美族各種傳統的農具、陶器等文物,除了展示各式的古農具、刀鎗、陶器、傳統服裝等阿美族文物外,還有周廣輝用箭竹細桿、茅草及黃藤皮,作成縮小比例的傳統茅草屋,各式小屋重現原始阿美部落聚落的景觀,精細的手工技藝,令人嘆為觀止。
 
隨後,可順便拜訪鄰近的太巴塱部落拉杜侖古井手工藝所,這裡保存了許多早年族人的工作器具與歷史照片,還有一口保留相當完整的古井,這裡是許多阿美族人在農閒時刻,喜歡聚集閒聊之處。每年十月,太巴塱人會在這裡舉行一個祈水的儀式,以求全村在整年中水源都不致匱乏。
 
與飛魚共舞的快感

值得一提的是,巫術也是阿美族的傳統文化,吉安鄉境內仍流行阿美族傳統的巫術,東昌的吉安鄉共有十三個阿美族巫師,年紀從五十五歲到八十三歲,主要是透過儀式治病。阿美族人深信,萬物皆有靈性。故而自然與人的健康是休戚與共、密不可分的,一旦自然遭受破壞,或祖靈遭受污衊,其結果必會反噬於人。因此巫師在阿美族社會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主要職司為斷定禍源、消除自然與超自然間的不平衡力量。

除了巡禮部落文化之外,沿著光豐公路走,跨越海岸山脈,抵達著名的石梯港。今年石梯港的漁船特別安排夜船出海,讓民眾在享受夏日涼風時,還能不曬黑。民眾可在日落西山後,跟著經驗豐富的船長乘風破浪,運用飛魚以及魷魚趨光性的本能,體驗月光下與飛魚共舞的快感。每年五月到七月是飛魚的季節,飛魚又名飛烏,但其實牠們是不會飛,而是用滑翔的方式在海面飛翔,因為躲避鬼頭刀等大型魚類的追捕,為了逃命而衝出海面,通常可飛行數十公尺,記錄上也有飛百餘公尺的。

乘船觀月洞

走看花東沿岸,一定要到阿美族傳說中的祈雨之地「月洞」,乘船觀看自然的鐘乳石洞。

月洞位於花蓮縣豐濱鄉,是一個天然的鐘乳石洞穴,據說洞中積水成湖約五公尺左右,湖水可隨月亮之盈虧而漲落,因此有了一個美麗的名字叫做「月洞」,又名「月井」。傳說如果遇到久旱不雨,部落的老人家就會到月洞去提水,並進行祈雨儀式,而且隔天就會下雨。
 
這是因為以前曾有一位原住民婦人,她因得了霍亂被村裡的人趕出去後,來到了月洞,她見洞穴裡的泉水清澈,不但飲用它,還拿來淨身,沒想到霍亂竟然不藥而癒。後來她返回村裡告訴族人這麼一個特別的地方,長老就把這裡封為聖地,男人不能進入,每當久旱之時,村裡面的婦人就必須到這裡淨身,並帶著月洞的泉水到外頭祈雨,沒過多久老天就下雨了。

月洞的海拔高約八十公尺,距海岸約八百公尺,洞口高約二十五公尺,洞穴全長約一百七十六公尺,造型十分獨特。山洞內分左右兩洞穴,左方洞口較大,可深入約五十公尺,上方尖狹,頂端棲息成千上萬的蝙蝠,憑添幾許神祕氣氛。右方洞穴較短,約四十公尺,洞內幽暗神祕且洞中有水,洞內有鐘乳石、石筍、魚頭化石、燕窩化石、蝙蝠群、伏流及滴數等,想入洞探秘參觀,必須搭乘專人操作之小舟,藉著舟上的照明燈光,才能一睹奇景。
 
另外,湖中尚有許多鱸鰻,傳說中亦有所謂的千年鰻,目前為止曾發現最大隻的竟重達十餘公斤,已具攻擊人類的能力,目前尚無人敢潛入水中探險。月洞的溫度約攝氏二十度左右,終年如一,冬暖夏涼,十分怡人。

香蕉絲衣編織 獨步全球

看完月洞的鐘乳石後,可沿著台十一線往北走,到新社部落看看承傳老祖先智慧的噶瑪蘭族人,利用香蕉樹皮做成令人驚艷的香蕉絲衣。這項精湛的編織技藝,全球除日本沖繩地區外,就屬台灣噶瑪蘭族為最,和前者最大的不同是,後者至今仍遵循傳統古法工序製作,因此更為珍貴。
 
所謂的「香蕉絲」,其實就是香蕉樹幹上的纖維,為了使香蕉樹幹不會腐爛,纖維不遭到破壞,砍下來的香蕉樹幹通常必須馬上處理。在處理之前,有時候還會舉行祈求祖靈保佑的祝禱儀式,然後剝下層層樹幹外皮,用刀刮除澱粉肉質,留下薄薄的纖維,然後晾乾、整經、剝成細線,再依編織人的需要,將短線一條條用打結方式接成長線,這樣製作出來的「香蕉絲」就可以拿來用傳統的織機織成布,做成各式各樣的衣服和裝東西的袋子,如上山的工具袋、裝獵物袋、出海採食背袋、穀物袋及小巧實用的檳榔袋等。相關行程可洽:花蓮光豐地區農會推廣股(○三)八七○五二○六。要參加賞鯨或夜釣行程以及汗動之夜,可洽詢海鯨號船長林國政,電話(○三)八七八一二三三。



行程報你知
●半日遊
花蓮→鯉魚潭風景區→池南森林遊樂區→東華大學→新光兆豐休閒農場(需自費)→光復糖廠→花蓮富里六十石山→光復糖廠
●一日遊
花蓮→鯉魚潭風景區→池南森林遊樂區→東華大學→新光兆豐休閒農場(需自費)→林田山→馬太鞍部落→光復糖廠→富源森林遊樂區→瑞穗溫泉區→瑞穗牧場→掃叭石柱→舞鶴觀光茶園→花蓮→鯉魚潭森林浴步道→掃叭石柱
●二日遊
  第一日:花蓮市
  花蓮→慈濟文化園區→東方夏威夷(需自費)→松園別館→福園玫瑰石博物館→花蓮海洋公園(需自費)或光隆礦石科技博物館(需自費)→花蓮市區自由行→住宿
  第二日:花蓮縱谷
  花蓮→鯉魚潭風景區→池南森林遊樂區→東華大學→新光兆豐休閒農場(需自費)→林田山→馬太鞍部落→光復糖廠→富源森林遊樂區→瑞穗溫泉區(需自費)→瑞穗牧場→掃叭石柱→舞鶴觀光茶園→花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