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衛生署接連拋出將對垃圾食物以及酒品開徵健康捐,又適逢健保費調漲,給予民眾「搶錢」的觀感,國民健康局昨天緊急發出新聞稿澄清,現階段不開徵垃圾食物健康捐,酒捐則有立委以及衛生署的版本,目前傾向將民生用的料理米酒排除在外。
國健局副局長吳秀英表示,垃圾食物、酒品對健康有一定程度的危害,希望能比照對菸品的管理,各制定一套如《菸害防制法》的完整法令、並徵收健康捐作為推動防制之用,因此均著手規畫《健康促進法》與《酒害防制法》。
吳秀英指出,由於國內肥胖人口竄升,國健局去年底曾考慮比照歐美,對薯條、汽水等垃圾食物課徵健康捐,但專家會議衡量國人攝食型態與國外不同,最好蒐集更完整的本土資料並凝聚社會共識,因此現階段暫緩實施垃圾食物健康捐,國健局將優先從適度規範廣告著手,重點在於避免讓孩子受廣告影響而大量攝食。
至於酗酒或酒駕的危害較有共識,吳秀英表示,今年世界衛生大會已通過決議,希望各國訂定酒害防制策略,加上國內已有立委提案課徵酒捐,因此國健局有較強的意志,希望能盡快完成酒品健康捐。
初步規畫是依菸酒稅法中,酒類應課稅項目及稅額之百分之四十徵收,但對於民生用的料理米酒,由於較不構成酗酒的來源,國健局將朝向排除徵收或將額度盡量降到最低的方向來做,並持續廣徵社會各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