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看到風景如畫的村庄,童話故事般的京都小屋,以及表情搞笑的糊塗老醫生……還以為,又是另一部日式溫馨笑鬧劇。直到紅色跑車出現,帥哥竟然是實習醫師,就更讓人好奇:導演要如何發揮「與眾不同」的才能了。
老人與小孩,是典型的村民組合,世界各地皆相同,這也是最需要醫療的環境,卻最缺乏吸引專業醫師的場域。
故事於焉開展:跑車,沒有選擇地便成救護車;有照無照,是否有臨床醫療知識都不管了,救人第一,管他的!誰有時間等你來討論對錯啊?都要出人命啦!但這一切巧合中的對與錯,凝聚出了何謂「醫德」的大哉問,沒有人能給出正確的答案,即便是了然於胸地坐在螢幕前的觀眾。
日本影壇備受矚目的新銳女導演西川美和,因自己曾進首都大醫院動手術的經驗,開始思考醫療制度的機制,是如何掌握人的生命?「生活並不那麼黑白分明,謊言和真實之間,有著曖昧的矛盾。」
何謂草菅人命?一個老人老著等死的日子裡,任何片刻的短暫休克,都可能理所當然地被當作「壽終正寢」。死亡,似乎成為猥褻的期待,卻時時扣緊人心地糾纏不已,一如藏匿某處隨時出擊的夢魘。在這樣的氛圍裡,什麼樣的醫生能「怡然自得」地和樂相處?
電影裡,有兩個畫面,道出了故事的重點。
因吞嚥哽喉而休克致死的老人,被暗示阻止搶救的蒙古大夫,懵懵懂懂張羅配備的實習醫師,以及等待「宣判」的家人……「理解」而遺憾地抱起老人的醫師說:「辛苦了,一路好走。」安慰式地拍拍背。當然,我相信觀眾也能接著寫出下面的劇本。
另外一個畫面,是藥劑師被警察盤問時,忽然向後倒在地上,警察下意識地伸手救援,藥劑師卻嫣然一笑,問:「你救我是因為『愛』嗎?」
我要為導演熱烈鼓掌表示敬意,太美妙的人生警語,發自肺腑。人生中有許多的偶然與巧合,迎向困境的技巧,人人可以學,而自我檢視動機的態度與胸襟,卻似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美德。如同片中實習醫師的大哉問:「什麼樣的資格才算是合格醫師?」
聆聽與關懷,就夠了,僅此而已。我們需要的並不多,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誰也躲不過,何需掛懷?最終剩下的,就是那份感懷於心的溫馨體恤,不是嗎?
疼痛,是老天賞給我們的自然樂章,只有經歷過椎心刺骨的苦痛,才能漸漸品味出眾生平等的慈悲與智慧,演奏出豁然開朗的靈動旋律;此時此刻,任何的「執照」都無法超越只有自己明白的自由奔放。我,是自己最好的醫生;知識,只是人類的經驗分享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