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教育部昨天宣布推出「台灣閩南語漢字輸入法」供社會大眾免費下載使用。國語推行委員會執行祕書陳雪玉表示,許多使用注音打字的民眾,每次打閩南語漢字時,常得把想打的字先轉成國語注音,十分不方便。為此,教育部特別委託業者為閩南語漢字量身設計一套專屬輸入法,讓使用更便利。
陳雪玉說,其實閩南語輸入法的概念與大眾熟悉的注音輸入法相似,只是把「國語注音」換成「台羅拼音」。例如要打出玩偶的台語「尪仔」時,只要輸入「ang1」就可列出「尪」,輸入「a2」可列出「仔」,使用者不需再透過華語讀音。換句話說,只要依台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的原則輸入拼音,就能打出相對應的閩南語漢字,民眾不用擔心打錯字。
國語會表示,這套輸入法還提供「詞彙輸入」功能,針對兩個字以上的詞彙,只要輸入聲母和韻母,省略聲調,再按空白鍵即可出現,像是「尪仔」兩字,民眾只要打「anga」加空白鍵就可出現第二個字。另外,輸入法還有提供「詞庫擴增與自訂」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把自己的姓名、住址等字詞也一起加入詞庫中。
陳雪玉表示,「台灣閩南語漢字輸入法」輸入法詞庫中所使用的詞彙,都是經過教育部公告的推薦用字及《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用字,使用者輸入時不用擔心會因不熟悉而導致張冠李戴。教育部表示,輸入法已公布在國語推行委員會網站上,民眾可自行下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