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熱帶「水果皇后」的波羅蜜,目前正近成熟期,位在台中縣外埔鄉鄉民范良漢家門前的波羅蜜樹上,長出上百粒碩大果實,現在每顆有籃球般大小,再過月餘即可成熟食用,將長成像大西瓜模樣,十分壯觀。
波羅蜜原產印度,由於台灣氣候土質雨量均適合其生長,所結果食特別碩大,味道芬芳,頗為觀光遊客讚賞。波羅蜜可供生食,加工為果醬、果汁及果乾,也可煮熟食用,能止渴解煩,補中益氣。
而被稱為熱帶「水果皇后」的波羅蜜,重者有二十至二十五千克。它結果於樹幹或主枝上,又稱為「樹鳳梨」、「木波蘿」;原產於印度、馬來西亞,傳入中國海南島已有百年歷史,全島普遍栽培。
波蘿蜜品種有三十多個,大致可分為兩類:硬肉類和軟肉類。波羅蜜樹每年春天開花,夏秋間果熟,成熟時香氣飄溢。果肉含有糖分、脂肪、蛋白質,味深甜;仁核含有澱粉,可吃,味似板栗。
波羅蜜除含多重養分外,其性平味甘微酸,有止渴除煩、補中益氣、醒酒的功效,並可主治中氣不足,或婦女產後乳汁稀少及乳汁不通等症狀。
家中種有波羅蜜樹的台中縣外埔台灣鄉民范良漢指出,每棵波羅蜜樹,會結出上百粒的果實;波羅蜜樹約有二十多公尺高,樹冠茂密,果實長在樹幹及較粗大的樹枝上,外型圓而長,呈黃綠色,表皮有細小的凸出顆粒,每粒重約十台斤至三十台斤不等,最重可達到八十台斤。
他說,由於波羅蜜果子既大又重,採果時,必須有二人互相幫忙才行;其中一人爬上樹把果子放進菜籃,另一人在樹下用繩子把菜籃緩慢的垂吊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