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下思潮】智慧出,有大為

許嘉瑋 |2010.06.17
801觀看次
字級

用「學富五車」形容一個人知識豐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這句話絕非指涉當代沒有大師,儘管二十世紀以降,知識爆炸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傅科、德希達、李維史陀等人依舊不愧大師之名。這裡要說的是,在資訊傳播不發達、知識載體又是竹簡的古代,「學富五車」自有引人側目之處,但是當一片光碟可以擺入上千本書,「學富五車光碟」,恐怕就有些駭人聽聞。

令人好奇的是,資訊取得的容易度,並未讓知識獲得它應得的尊重。無數典籍濃縮於一片的光碟出現後,任誰也難以著作等身,既然此一目標無法達成,一切只好以「量化」作為基準,於是知識被簡化成一堆「數字」。

當「知識經濟」一詞提出後,知識成為秤斤論兩的賺錢工具,假使要仔細「說文解字」一番,企業與世界潮流絕不認為知識本身便是一種價值,而是知識能夠帶來多少經濟效益。

依照不成文的慣例,太容易取得的東西往往價值就不高,因為物以稀為貴,知識氾濫導致世界秩序大亂。此處沒有危言聳聽的成分,當獲得知識背後的動力是賺取更高的利益,智慧財產權保護的也就不是知識本身,而是鞏固市場大餅的武器。

《老子》有云:「智慧出,有大偽。」二十一世紀亦復如此,無數的仿冒與盜版都源於利益爭奪,誰真正關心知識本身有何重要性?竊以為,知識經濟其實是一種暴力結構,把人類的分別心無限擴大,把對知識的珍惜與謙卑無限縮小。知識與價值呈反比,正如同「學富五車」乍聽之下很崇高,置入現在社會卻顯得平凡無奇一般,其中衝突的「美感」,至今自己仍無法理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