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秉綬對聯 <大開通>拓本(局部)
〈大開通〉是指〈開通褒斜道摩崖刻石〉,為著名的漢隸刻石之一。
上古就有褒斜道。而興建棧道最早的記錄,是先秦范雎為了發展西南方經貿,耗時十餘年而修建棧道。隨著秦國強大,使天下皆驚,所以蔡澤說:「棧道千里通於蜀漢,使天下皆畏秦。」
成語「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所講的棧道,亦即關中通往西蜀的褒斜道。由今陝西省寶雞市以南,越過秦嶺山脈,沿褒水至漢中。昔時劉邦入漢中,以張良之計一邊修棧道,一邊密與韓信由陳倉出兵,然後一舉平定三秦。
重修棧道一向被認為是重大功績。東漢永平六年時,褒斜棧道再次重修,而〈開通褒斜道摩崖刻石〉就是記載漢中太守鉅鹿鄐君奉詔,領廣漢蜀郡、巴郡刑徒二千六百九十人修建棧道,歷時三年開鑿的成果,竣工之後有完整的題記保留至今。原石在陝西褒城(今勉縣)北石門溪谷道中崖壁上,現已移藏漢中市博物館。
此摩崖刻石銘文是重要的史料,書法亦別具特色。〈大開通〉以「大」、「滿」為主要特徵。其結字方古舒闊,因自然石勢作字,字之大小及筆畫的長短、粗細皆參差不整,沒有波磔,天真樸拙而具有氣勢,保留了早期隸書的許多特點。
〈大開通〉的「大」、「滿」的風格不易表現,清代善於隸書大家伊秉綬得力於此,能將其特色完全表達,恰如《國朝先正事略》謂其:「隸書愈大愈見其佳,有高古博大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