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端午節,筆者日前到幾家媒體報導過的商家買粽子,不但不符胃口,而且許多過油、過鹹,連媒體也報導這樣不健康的商家,難怪養出一大堆「重口味」民眾。
日前有幾則和民眾的飲食、健康有關的新聞,如有四成民眾早餐過油,且三餐的油含量超過一天所需,及健康異常排行榜,體重過重、脂肪肝、血糖、膽固醇、三酸甘油脂、GPT(肝功能)等和飲食有關的疾病,都名列前茅。
台灣外食人口不斷增加,有許多上班族甚至三餐都在外解決,業者為了口味,食品重油鹽重糖,使民眾加重身體負擔;衛生單位在年節必抽驗應景食品,檢驗大腸桿菌等含量,建議在檢驗後列出「優良商家」,除了衛生、價格外,內容物也要符合「健康」。
或許有人會說,政府不應干涉商家,但健康看似個人的事,整體而言卻是家庭、社會、國家的大事,影響健保、社會照護;而且,台灣小吃出名,是觀光最好的宣傳,衛生單位若採鼓勵方式,如「健康抽驗」達到水平就獎勵,可使商家「少油少鹽少糖」,也可教育民眾改變飲食習慣。
墨客(高雄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