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發生基隆癌婦積欠健保費被鎖卡,無錢就醫身故的悲劇,震撼社會,對照當年健保開辦時,許下「讓醫療窮人不再有、保障窮人就醫權利」制度遠景,備感諷刺,日前監察院為此通過對衛生署的糾正案,總算為弱勢欠費卻被剝奪健康人權的民眾,討回公道。
大法官釋字第四七二號釋憲文就明確指出:「對於無力繳納保費者,國家應給予適當救助,不得逕行拒絕給付,以符憲法推行全民健保,保障老弱殘廢、無力生活人民之旨趣。」多年來,健保卻一再漠視、拒絕改善。
過去醫改會不斷接獲多起弱勢、特殊境遇、近貧民眾被鎖卡,求助無門的心碎電話,公務員一句「依法行政」、「不符資格,不得申請分期貸款」,導致「一人欠費,全家鎖卡」,簡直像是電影「不能沒有你」的健保版,而且不斷上演。
醫改會認為,健保局對於欠費者不調查原因、不提供紓困資訊,逕以連坐的鎖卡追討健保欠費,是傷害弱勢民眾的便宜行事手段。在醫改會呼籲下,日前獲得立院朝野立委的支持,初審通過二代健保法三十四、三十五條,未來經濟困難無法繳清健保費用者,健保局應主動協助分期繳納或補助;經查證輔導後,有能力卻拒繳者才能鎖卡。
但我們仍呼籲行政及立法部門,未來審查時能進一步刪除所有鎖卡規定。試想,真正有能力卻惡意不繳健保費的人,有傷病時自費就醫不成問題,不會因鎖卡而有影響,但只要立法授予健保局鎖卡權限,若查證不力,還是會傷害邊緣弱勢或無辜百姓就醫權利,恐背離社會保險的初衷。
二代健保修法,不應只聚焦保費計算議題,更應該思考如何強化政府對健保責任,達成照顧弱勢民眾就醫權益目標,而健保局的績效指標,不應再是減少呆帳、移送強制執行的討債效率,而是呈現幫助弱勢民眾能享有健保的努力。
劉梅君(台北市/醫改會執行長)
黃經祥(台北市/醫改會副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