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兩岸經濟協議(ECFA)第三次協商落幕,行政院長吳敦義昨天表示,我方對大陸開放的早收項目不會高於二百項,只要爭議部分一談定,就會舉行江陳會簽署ECFA,目前雙方仍希望在月底前簽署ECFA,但也可能七月初才簽。陸委會今天將赴立法院報告談判進度。
吳敦義強調,媒體報導的早收清單和內容不是最後定案;我方在工業商品方面,加入世貿組織(WTO)後,有一千四百項對全世界開放,但未對中國大陸開放,在這當中,對方大概要求至少二百項,但我方需要更多調適期,因此大約會同意一百項,最後可能再折衷。
吳敦義說,並非這次未列入早收清單就沒機會,正式簽署後滿六個月,會再繼續談,這次未列入,將來會也可能再列入。
他說,若順利,將在六月下旬舉行第四次協商,同時舉行第五次江陳會的預備性磋商,把清單、文本和江陳會要談的內容交出來,這個工作準備好了,都常幾天內就會開江陳會簽署。
吳敦義表示,但所有時程要看為產業、勞工就業所堅持的,能否在最後得到一個雖不盡滿意,卻能接受的結果,若能達到,六月底簽的機會就很大,但若有些堅持的項目卡住,對方也需要再授權,最多也是差個幾天。
工業局長杜紫軍說,目前台灣爭取到五百項產品納入早收清單,主要是台灣需要由外進口的產業,還有就是雙方互惠開放的產業,以二○○九年對大陸貿易量計算,金額超過一百億美元;台灣同意大陸提出的二百多項產品納入早收清單,金額約二十幾億美元。
相關官員表示,目前仍在爭取工具機、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金額大的產品列入早收清單,將在最後關頭另案協商,希望達到占大陸出口金額一百三十六億美元目標。
至於陸委會今天下午將赴立法院,向院長王金平、朝野黨團報告談判進度,民進黨立院黨團因為不認同報告方式,已表明不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