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農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是夏天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和中秋、春節並列為中國三大重要節慶。
端午節吃粽子,是中國人的一項重要傳統習俗。端午節的粽子,一般人多用清香撲鼻的竹葉包裹,家家戶戶傳出來的竹葉香,真是令人食指大動!端午節日,我們除了划龍舟、吃粽子以外,好吃的綠竹筍也進入盛產期。
竹筍的成分有: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E、食物纖維等,營養價值高,對於預防便秘及腸道疾病很有幫助。竹筍的性味微甘而寒,有清熱化痰、利尿止渴、爽胃潤腸的作用。此外,竹筍所含的蛋白質,能幫助維持身體正常機能,有助生長並消除疲勞。
※貼心小叮嚀:
1.端午節雖有美味可口的粽子可吃,但卻要衡量自己的身體狀況,不要貪多。
2.端午節(今年為六月十六日)前後,如果你買冰過的粽子回家吃,要用電鍋或微波爐加熱時,可能要留意,記得先將粽葉剝下來再加熱,否則溫度太高的話,粽葉很可能會起火,而發生危險。
3.端午節以後,天氣會漸漸變熱,蚊子、蟲類、蒼蠅會隨之增長,傳染病就容易發生,因此,古人才稱五月為「惡月」或「百毒月」。我們的祖先對端午節的節氣有獨特的處理辦法:用菖蒲、艾草及雄黃酒是傳統的避疫方式,而我們也應延續先人的智慧,在端午節做好家人的保健工作。
4.竹筍中含有大量草酸,所以胃弱、肝代謝不佳、有腎臟疾病者不宜多用,孕婦因恐草酸過多,而影響鈣質的吸收,故也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