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字似田裡初生小草,一般指初生的草本植物,如禾苗、秧苗。引申為初生的動、植物,如魚苗、樹苗等。
苗姓起源

.出自茟芈姓:商周時有古苗國,在西周初被滅成為周邑,春秋時屬晉國。
春秋魯襄公時有「若敖之亂」,若敖之孫楚大夫伯棼(即鬥越椒)以罪被殺,其子賁皇奔晉,受封於苗,(故城在今河南濟源西南),其後裔以邑為氏。
.他族改姓:百濟(朝鮮古國)有苗姓;清滿洲拉祜族黑苦聰人阿沙普氏,改漢姓為苗;今滿、彝、蒙古、維吾爾、東鄉、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苗姓分布
先秦時苗姓族人主要在河南繁衍;戰國後期,北徙山西長治,或東遷山東定陶,繁衍為苗姓上黨郡望和濟陰郡望。
漢晉時,東涉河北、山東等地區;唐宋時期,在南方各省定居,還有陝西之苗姓遷居今甘肅、寧夏一帶。
明代時,當權者將山西移民強制集中到「山西大槐樹」,再分批遷往其他各省,稱作「大槐樹移民」。當時苗姓被分遷於河南、河北、山東、甘肅、江蘇、陝西等地。
現今,苗姓大多分布在山東、甘肅、河南。
苗姓名人
.苗海潮:隋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曾抗擊隋軍於江淮一帶,後降唐。
.苗晉卿:唐代大臣。玄宗逃亡入蜀後,被肅宗拜為左相。唐軍還師國都後,封為韓國公。
.苗訓:宋初大臣。善天文占候術,曾於營中預言趙匡胤陳橋兵變。
.苗授:北宋時將領。在攻打羌、西夏等戰役中,屢立戰功,累遷武泰軍節度使、殿前副都指揮使,後以保康節度使知潞州。
.苗再成:南宋官吏。文天祥敗走真州時,曾請其共商抗元大計。
.苗朝陽:明代萬曆五年進士。歷任新蔡、杞縣知縣,以廉能著稱。
.苗國綜:清漢軍鑲白旗人。雍正二年武狀元,授頭等侍衛。官至天津鎮總兵。
.苗夔:清代經學家。道光十一年優貢生。授徒窮鄉,後主講翼經書院。治《毛詩》,精聲韻學,有《說文聲讀表》、《毛詩韻訂》等。
. 苗天:著名影星,二○○五年病逝。